,然而性子孤僻,没多少好友。因此,我见到你二人,心里很开怀。”张公此时说道。
看来,张公虽然年纪大了,心里也不糊涂,说这些话前,还晓得先支开张祜。
“张公,我们与祜兄,也颇有缘分,在南夏时就见过一面,在嘉兴又偶然遇到了,相互之间聊的颇为投机,因此前来登门拜访。”宁北稍微解释了一下。
“是啊,祜兄,有诗才,且心有大志,以后必定不凡。”周明章也趁机奉承了几句。
老人家嘛,自然就爱听这个,还有什么比生个好儿子更值得得意的。
果然,老人家一听,笑的乐开怀。
又聊了几句,等张祜回来,张公说道:“好好,你等年轻人且聊着,老夫就先去后院看看。”
等老人离开后,张祜说道:“我这老父,啥都好,就是爱唠叨,话多,不晓得跟你等讲了些啥?”
”还好啦,也没说啥。”
“那日在嘉兴县见过苏小小之墓,我心中有所感,回来后,酝酿数日,今日晨时,就此题了一首诗,以纪念苏小小,自我感觉还可。”张祜此时说道。
“承吉兄才思敏捷,不凡。”周明章拱手称赞道。
“确实,祜兄之才,令人叹服。那日我等都在,却终无诗可题。祜兄不妨将此作拿来一观,让我二人也见识一番。”宁北跟着说道。
既然张祜他都自我感觉不错,应该确实值得看一看,主动提出来,也好给主人家捧面子。
“嗯,果真极好。”周明章点头。
宁北跟着点头,称赞了几句。
今天天气很好,题了首诗,又得了别人认可,张祜此时心情不错。
“离开席还要有一会儿,我等不妨先去后山脚,一观风景,如何?”他建议道。
这晚春时节,竟然还有一些花顽强地开着,没有凋落。
“我家在此,有数十亩水田,还有旱地,家里打理不了,只能租出去给他人种。”张祜一边走,一边指着旁边介绍道。
“再加上水塘里的渔获和树林,到了年终,也能有所盈余。如此,方能供我在外游历,不为五斗米折腰。”
听他这么一说,他家条件是相当的不错,搁在后世,妥妥地一个小地主中产阶级。
江南这里,人均田地多,又是水田,亩产高,如此下来,平均收入相对也要高一些。
农民嘛,就靠田地吃饭。
“看,这边的林子,是我兄弟家的桃林,可惜这时节不对,花已凋尽,否则也有一番景象。”
“这里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林有田,居住于此,不亦乐乎。”周明章点头称赞道。
“虽然晓得此地已是个好地方,然而,与我而言,如此年纪,大好年华,正该逐志四方。若是以后老了,倒是可以归乡在此,安享晚年。”张祜跟着说道。
“唉,功名利禄,和心中志向,谁又能分的清呢。许多时候,不能多想,想的越多,烦恼丛生,苦恼也越多。”周明章感叹道。
“是啊,想的越多,有时候,越不知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宁北也跟着说道。
张祜低着头想了一下:“我心里却极清楚,我这人是不甘于寂寞的,无论如何,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此生方能无悔。”
第600章 拱手称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