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他的志向是相当地坚定。
“是啊,说到底,无悔即好。”周明章总结道。
“算了,此地也没有外人,大家就不要相互吹捧了。”宁北笑着直接说道。
那两人,也跟着笑起来。
笑过后,张祜说道:“非也,不是吹捧,而是实话。你二人以为我年初去南夏是为何?”
没有等张周二人说话,他继续说道:“我去南夏,是为了请见南州府刺史孟简,期望能得到他一封荐书。
孟简此人在朝中任官多年,资历深厚,故旧甚多,若能得其一荐书,必能有面圣之机。”
原来是这样,宁北此时才明白过往,只是看当时最后的结局,张祜怕是最终失意而归。
“你见到孟刺史了么?”周明章问道。
“见到了。”张祜说道。
这么说来,是他最终没有得到孟简的认可。
“当日,我将诗作呈与孟刺史,他观看许久,之后又问答于我。随后,他说到南夏有一俊才,善为诗词。”
说着,张祜向宁北看过来。
周明章见状,确认问道:“莫非孟刺史所提及的此人,就是宁北。”
“正是,”张祜确认道:“孟简将宁北过往的诗词拿与我看,最后问我将我的诗与宁北的诗词对比,我自己如何感想。”
听到这里,宁北也没想到孟简竟然会如此说,如此精明,心里那种淳厚的长者形象顿时有了动摇。
张祜继续说道:“孟简与我讲,若是我自认为才能胜过宁北你,他就会将你招去,当面与我赋诗论才,若是我自认不及,荐书之事就不要再提。”
“话说到此处,我当时便已明晓,荐书之事,不再可能,当即便告辞而去。”
“可惜了,没想到你我竟然无意中错过一面。我无意仕途,真见面了,说不定我还能助祜兄一臂之力。”宁北说道。
“此事与你无关,”张祜摇摇头:“孟简拿你论事,也是姑且之言,我观之,他并非真的看重人才之人。况且,你我未曾谋面,仅以诗词论,我也没有必胜之信心。”
说到这里,整个事就清晰了。张祜去求荐书,宁北被拿了当挡箭牌。
怪不得,张祜后来在孟浩然老宅写道:“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南夏属浩然。”这其中未免没有他的郁闷和愤然的心理。
“那天我方知晓了宁北之名,后来,又在南夏友人处得知了宁北的名声,道家出身,确实有不凡之处。”
“真过誉了。”宁北摆摆手,说实话,有点不敢坦然面对。
“今日,难得能在我家中相会,往后再会之日,不知何期。由诗论人,宁北也当时好酒之人。今日席间且多饮几碗酒,留诗于此,往后再会之日,谈及今日,不亦快哉。”
“唉,祜兄,今日在此,我就直言了。”宁北看着张祜说道:“官场之上,吉凶难测,仕途险恶。
祜兄且莫想的太好,我观你脾性耿直,并不是很适合在官场厮混。俗语言伴君如伴虎,离皇帝越近,有时反而越危险。年初韩愈之事,
第601章 失意而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