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自然是拿不出的,但我可以找他人合股,家族里也有人对这个有想法,两三家还是找的到的,合起来占股,你看如何?”
“合股。”听到他这么说,宁北开始思考。
这样似乎可行,虽然不是杜家总体名义出资,但几家合起来,也差不多,算是有分量的一股势力。
“几家合股,可以。”宁北肯定道。
接着他又说道:“但我要提个要求,我不管你几家合股,明面上我只认你一个人,契约也是跟你一个人签。
并且你跟他们的契约里面要明确写明,他们几家对工场没有任何占有权,也不得插手工场的管理,只有利润分成的权利,从你的五成利润中分。
至于你们怎么分,是你的事。”
杜二郎仔细盘算了一下,点点头:“行,我之前也有这想法,本来还有点犹豫,既然你也这样想,我会跟他们说明。”
“那就好,话一定要说明白了,契约要写清楚,以后才不会出问题。
并且,这工场的以后日常管理,就由你找人来总体负责,我只找人去负责管账目和财务。你看如何?”宁北说出自己的建议。
这是看中了杜二郎人脉比较广,背后实力也足。当初这个工场,从买地到修建,还都是他找的门路,这就是本地土著的优势。
“嗯,这样也行,这些事都不难。”杜二郎答应了。
“刚好,我的计划书第一版也写好了,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这第一版计划书,主要是选地和建场,不涉及具体生产的项目,其中还有很多问题不确定,需要注意和解决。
于是,两人在办公室讨论了半天,定下了一些事情,做了初步规划安排。
马上又到年底了,年内估计做不了多少事了,只能做多少,算多少。有些工作必须先做,比如选地。等合同完成,资金到位之后,就要买地和购买材料等。
杜二郎走后,宁北准备去找一下崔先生,杜二郎之前合股的想法也给了他一点启发。
“崔兄,你觉得我的想法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宁北说了自己的想法。
“入股?宁北,那我和明章需各出资多少?”崔先生听完后问道。
“按第一期投资总额五百贯算,你们分别需要投资五十贯,也就是利润分成的一成。”
“五十贯还好,我还能拿的出,就是明章那边估计有些困难,他家里不同意的话,恐怕很难一下拿的出,外借是免不了的。
我明白宁北你的想法,专门过来说这个事,希望二人入股,也是照顾我二人,这次定然是一个好机会,一次投入,以后可以一直收钱。”崔先生看的很清楚。
确实是这样,宁北找他们入股,就是为了照顾一下他二人。
毕竟相识已久,之间关系还不错,这次是稳赚不赔的事,也希望他们能借着这机会获得一些额外收入,改善生活。
\"明章之前不是说梦想建一个依山傍水的大宅院吗,这次确实是个好机会,将来工场效益好的话
第542章 占有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