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2章 招标会[1/2页]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说画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聂兆权还告诉连路东一个消息,那就是两个月以后很可能会新开多家店,听说那边的架构还会有一次变动,只要他这两个月表现好,到时候机会多得是。
      他反而认为杨风没有直接录用连路东是一种公平的体现。
      别的店长负责人都是拼杀上来的,凭什么他外聘直接就能当领导呢?
      杨风的确是这么想的,公司是很缺男高管,很不方便,但并不是谁都招,宁缺毋滥是她的底线。
      最好还是跟着公司的制度来走,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经得起考验。
      现在缺,多缺几个月也没什么。
      京市两家大专学校已经将风尚列为优秀就业单位了,相信明年厂里高学历的人会越来越多。
      至于两个月后的架构调整其实现在已经开始了。
      在两个品牌多了一位负责人以后,何晓萍的工作压力锐减,甚至到了一个找不到工作目标的程度。
      杨风每天都到办公室里报到,和她一起开会,也是变相的培训。
      手把手教她成立市场部,接替严旭的工作,却是围绕品牌的更专业的市场部。
      而不是像严旭那样的综合办事处。
      两个品牌不同性质的市场调研,还有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结果推导,转变到店铺变动,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杨风给何晓萍留下几份京市成功的案例,比如说调查出某一件衣服的销量猛增,进而调整装修布置,还有系列搭配等等方案,让何晓萍学习。
      她自己则是又带着韩闻墨来到安梅家,吃饭道别。
      安梅感觉这回她都没待多久就要走,不舍极了。
      “这都一个多月,比上一回来时间都长了,还叫没待多久啊?”
      安梅撇了撇嘴:“这还不是你没过来几回?能再待一段时间吗?我带你去一个招标会还有一个纺织行业发展交流会。”
      杨风问了一下参与的人,欣然答应。
      安梅在用她的方式帮杨风扩展人脉。
      这两个前者是很重要的项目,不仅国内的单位参与,还有很多外企,到时候放出来的地可不少。
      后者主办单位不简单,与会的单位也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其他地方的人也会来。
      比如说杨风一直合作的羊城纺织厂到时候也会来。
      还有像纽扣厂,拉锁厂,蕾丝纺织厂等等上下游工厂都有。
      “你这可是帮我大忙了,到时候说不定就能谈成几个生意呢?”
      杨风是真觉得这个行业交流会挺好的,几乎是安梅一说她就想到了原色布料进货的事。
      羊城一家工厂供应不够,而且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虽然签了好几年的合同,但约束力也不是很强,碍于实力问题,当时签的金额都很小,起步是两千块的单子。
      涨到现在每个季度都要重新签订一次,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都。
      短时间内自己再购入一套布料生产设备成立新厂也不现实。
      印染厂目前还没有调缸的大师傅,这边还头疼着呢,要是成立新厂谁知道又会出现什么解决不了的人工问题。
      安梅一听自己能帮上忙并且帮大忙也很开心。
      她没有多说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是如何跟那些夫人太太领导打交道互换资源的。
      只是暗下决心多留意这样的事情,以后能更多地帮到杨风。
      杨风听她没有提萧书景,就猜测她是不是自己找的关系,于是笑着说:“放心吧,我去了不会给你丢脸的,怎么说也要展现出下次被邀请的实力。”
      招标在前,交流会在后。
      杨风要参加还要展现实力就不是简单地自己去一下就完事。
      她第二天就给京市打电话,汇过来一百万。
      找严旭和聂兆权一起开会,让聂兆权去调研并给一个方案。
      她是隔行,但准备却十分充足,她的目的也只是希望成为在场除了外企是最专业的那一个。
      不给安梅丢脸

第362章 招标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