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让星桥被看到就够了。
这一百万就是投名状。
如此巨额,钱进入银行的那一刻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聂兆权被她一个接着一个的资源砸得有些懵,他更努力地工作了。
并且不计前嫌,主动向严旭求助,星桥的内部系统应该如何搭建。
在杨风的首肯下,严旭再次参与进了星桥的事务中去。
有聂兆权在专业领域的人脉,还有严旭的成熟管理经验,一个小团队很快就搭建起来了。
其中还有一个海市大学法律系的实习生。
对方当然不是想着将来进入星桥工作了,只是对招标会好奇,能通过这种手段合理地进去而参与进来。
这年头大学生跟金子似的,实习又怎么样,团队里有一个大学生,底气都足了不少。
杨风这个老板当然不能算在里头。
跟杨风打交道的那个层面的人已经不是学历能追赶得上的了。
把这边的事交给他们以后,杨风就带着何晓萍去调查交流会上的企业。
去找他们的产品买回来研究,还有通过各种渠道去打听工厂实力。
终于在招标会前,确定了很多合作对象。
有四家家涤纶生产厂,分别来自闽南羊城还有海市本地。
还有扩大和苏省橡胶,松紧带生产厂的合作。
还有拉锁,棉布,网纱,丝绒,棉线,丝线,各种材料。
有的有很多可选择对象,但有的只有那么一家能撑起大合作。
所以这其中的选择和手段就很重要。
杨风不仅动员了何晓萍宋高歌和金凤几个人,还从京市调来了市场组的好几个人。
他们从杨风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出发了,堪堪在招标会开始前抵达。
杨风带人去参加招标会,他们就留在宿舍抄写合同,商议细节,分工去谈具体的合作。
这个招标会是在大酒店举办的,到场的人确实不少外国人,还有很多港城来的。
口音各异,人人都西装革履,待客规格也很不一般。
杨风还在这里遇到了聂兆权父亲,是对方主动打招呼,杨风才认识的。
“谢谢您对小儿的照看,我一定敦促兆权好好工作。”
杨风欠了欠身,微微鞠躬,对方年纪可比她大多了,这样的礼貌有些受不住。
“兆权很优秀,他是我们公司的中流砥柱。”
主办方这边的总负责人看到了这一幕,问身边的秘书:“那是?”
他的秘书也是神通广大,“那位女士是杨风,应该是带着旗下的星桥建筑公司参与投标的。”
总负责人一愣,他没想到杨风是和星桥建筑公司联系到一起的。
杨风他知道,是他太太推荐的,跟走后门也没什么区别了,但因为走后门的人是市长夫人,这也不能算是走后门了,只能说是结交朋友。
让他记住的还是那一百万,一百万进入海市的银行,名目指向招标会,他很难不注意到。
就因这一百万他都要单独去见一见这位杨风女士。
今天来的银行都不一定准备了一百万以上的金额。
而星桥建筑公司则又是另一回事了,他跟顾问聂教授聊起时,听说对方的儿子在星桥建筑公司工作,还领了一个大功程。
这让他意动想要等着看成果如何,考虑是否给对方更多机会。
当这二者联系在一起时,他就意识到,人家市长夫人真的是在介绍,并不是走后门。
可以说杨风还没有真的发力,就让安梅欠下的人情无形中消弭了。
正式开始以后杨风才知道这会上有什么。
那一个个离谱的名字出来,让人有些不敢相信,机会如此之多。
可以说这场招标会只要承接下来的,没有一个会赔钱,公路大桥,公园,剧场等等后世会抢破头的项目一场招标会就有很多。
第362章 招标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