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2章 招标会[2/2页]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说画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并让星桥被看到就够了。
      这一百万就是投名状。
      如此巨额,钱进入银行的那一刻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聂兆权被她一个接着一个的资源砸得有些懵,他更努力地工作了。
      并且不计前嫌,主动向严旭求助,星桥的内部系统应该如何搭建。
      在杨风的首肯下,严旭再次参与进了星桥的事务中去。
      有聂兆权在专业领域的人脉,还有严旭的成熟管理经验,一个小团队很快就搭建起来了。
      其中还有一个海市大学法律系的实习生。
      对方当然不是想着将来进入星桥工作了,只是对招标会好奇,能通过这种手段合理地进去而参与进来。
      这年头大学生跟金子似的,实习又怎么样,团队里有一个大学生,底气都足了不少。
      杨风这个老板当然不能算在里头。
      跟杨风打交道的那个层面的人已经不是学历能追赶得上的了。
      把这边的事交给他们以后,杨风就带着何晓萍去调查交流会上的企业。
      去找他们的产品买回来研究,还有通过各种渠道去打听工厂实力。
      终于在招标会前,确定了很多合作对象。
      有四家家涤纶生产厂,分别来自闽南羊城还有海市本地。
      还有扩大和苏省橡胶,松紧带生产厂的合作。
      还有拉锁,棉布,网纱,丝绒,棉线,丝线,各种材料。
      有的有很多可选择对象,但有的只有那么一家能撑起大合作。
      所以这其中的选择和手段就很重要。
      杨风不仅动员了何晓萍宋高歌和金凤几个人,还从京市调来了市场组的好几个人。
      他们从杨风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出发了,堪堪在招标会开始前抵达。
      杨风带人去参加招标会,他们就留在宿舍抄写合同,商议细节,分工去谈具体的合作。
      这个招标会是在大酒店举办的,到场的人确实不少外国人,还有很多港城来的。
      口音各异,人人都西装革履,待客规格也很不一般。
      杨风还在这里遇到了聂兆权父亲,是对方主动打招呼,杨风才认识的。
      “谢谢您对小儿的照看,我一定敦促兆权好好工作。”
      杨风欠了欠身,微微鞠躬,对方年纪可比她大多了,这样的礼貌有些受不住。
      “兆权很优秀,他是我们公司的中流砥柱。”
      主办方这边的总负责人看到了这一幕,问身边的秘书:“那是?”
      他的秘书也是神通广大,“那位女士是杨风,应该是带着旗下的星桥建筑公司参与投标的。”
      总负责人一愣,他没想到杨风是和星桥建筑公司联系到一起的。
      杨风他知道,是他太太推荐的,跟走后门也没什么区别了,但因为走后门的人是市长夫人,这也不能算是走后门了,只能说是结交朋友。
      让他记住的还是那一百万,一百万进入海市的银行,名目指向招标会,他很难不注意到。
      就因这一百万他都要单独去见一见这位杨风女士。
      今天来的银行都不一定准备了一百万以上的金额。
      而星桥建筑公司则又是另一回事了,他跟顾问聂教授聊起时,听说对方的儿子在星桥建筑公司工作,还领了一个大功程。
      这让他意动想要等着看成果如何,考虑是否给对方更多机会。
      当这二者联系在一起时,他就意识到,人家市长夫人真的是在介绍,并不是走后门。
      可以说杨风还没有真的发力,就让安梅欠下的人情无形中消弭了。
      正式开始以后杨风才知道这会上有什么。
      那一个个离谱的名字出来,让人有些不敢相信,机会如此之多。
      可以说这场招标会只要承接下来的,没有一个会赔钱,公路大桥,公园,剧场等等后世会抢破头的项目一场招标会就有很多。

第362章 招标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