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已是三月,历时半年多,大多村的水库已完工,凌瑜带着孩子到路水村水库走走。
水库里已存了些水,大石碾子静静地躺在坝上,周围的新土上冒出尖尖的草芽,斜坡下的野草正盛,还开出了不少野花。
领路的苏宁和里正脸上扬着笑,这是他们两人督工修筑而成的,凌瑜笑道:“苏公子,里正,水库这里可会立碑刻字?”
里正忙回道:“回夫人的话,这快农忙了,等忙过之后,再行立碑刻字,这是大伙儿们齐心的功劳,要让咱们的子孙后代都给记着。”
“那到时候这坝上多立个牌子,写上水深勿近等字样,平日也告诫村里的孩童,尤其是那些放牛娃,切莫到这里来玩水。”
里正恭敬地应道:“诶,还是夫人想得周到,这事我一定去办,大人和夫人爱民如子,真是咱们的福气,咱们盼水利可是盼了好多年。”
凌瑜扬起笑,她家书生确实是个好官:“里正放心,以后您们村的苏公子也定会是个好官的!”
苏宁忙拱手道:“学生实在是惭愧!如今有幸得顾大人帮衬,待今年乡试,学生再去一试火候。”
凌瑜又道:“那提前祝苏公子榜上有名!对了,苏公子,您们村里可推行了宽窄行插秧?插秧时,在田里拉上绳子的插法。”
苏宁接过话道:“夫人放心,去年顾大人就请学生及同窗,和各村里正去庄子上看了,提前割种那些都推行了下去。”
凌瑜点头,虽培养不出杂交水稻,科学栽种总能让稻子增些产量的,只是才来的那会儿她没想起这茬,她正思索着,就听见孩子的哭声,便对着二人拱手道:“今日多谢苏公子和里正,我就告辞了。”
“夫人,您慢走!”二人拱手还礼。
苏宁看着走远的凌瑜,那个着男装,行男子礼的女子一点不让人反感,她比男子还君子,他有些明白顾大人为何那般宠她了。
纸鸢有些小委屈:“夫人,小公子想抓那朵小花,奴婢没让,他就—哭了。”
“无事,把一文给我,咱们回府,前面那处有刺莓,你和春生去摘些来。”凌瑜接过孩子,她也有些无奈,半岁的一文会爬会抓碗,每日还要定时抱去院子里玩,越发地难带,幸好她阿奶和爹娘快搬来县城了,到时候她就有了去处。
已快四月,偏南的地方即将夏收,京城的麦田才起黄意。
京城国公府书房里,卓明枫看过从凤来县传来的信,他负手立到窗前,想起山洞里小丫头生猛擒蛇的那一幕,嘴角勾起笑来,打稻机被赐名凤生金,已被户部推行下去,那千里眼也用于边关各处,去年优选粮种,如今又折腾出宽窄行插秧,他就是信她,她的法子肯定有用。
卓明枫吩咐道:“来人,备马车,我要进宫一趟。”
“是!世子爷!”小厮领命而去。
御书房内,景帝看着图纸和纸上的描述,他抬起头,眉眼皆是好奇和打量:“绍逸,让你念念不忘的这个女子,如今朕也想知道她长什么模样了,过来!说给朕听听,或者给朕画出来,让朕瞧瞧!”
卓明枫忙跪下:“皇上,臣惶恐。”
景帝挑眉轻哼道:“朕怎么没瞧出绍逸脸上有丝毫的惶恐之意?你快起身吧,朕是逗你的,陪读时你就这性子,如今还是这么不经逗!”
“臣谢皇上。”卓明枫站起身来。
景帝的手轻敲着御案:“朕惜才,只可惜她是位女子,绍逸,你这么信她,那今年皇庄上便试一回这名不见经传的法子,朕倒要看看秋收时,稻子究竟如何。”
“是,谢皇上,臣告退!”卓明枫躬身行礼。
景帝挥手:“绍逸自去就是。”
马车缓慢驶着,卓明枫又想起那年书生赴京的事,如今他已做出些政绩,她依旧调皮得不像县令夫人,他们也有了孩子,可思念如酒,越久越醇香,即便已是如此,他还是忍不住去想她,去想起他们短暂的相处。
卓明枫刚回府,严氏就抱着快一岁的女儿到跟前叙话,他闲聊几句后,就去了书房。
那淡然而去的身影,让严氏心中涌上一股酸楚,她是如愿嫁给了卓明枫,他卓明枫没有妾室通房,对她也够尊重,可她就是觉得那人心
第六十二章 思念如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