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久旱逢甘霖[1/2页]

俏皮农家女 松花树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姚桃,你给我出来!你个不要脸的!你说说你怎么勾搭的人?你出来给我说清楚……”苗燕在李老大屋外大吼起来,这犹如惊雷,各屋里的人都被炸醒。
      姚桃躺在床上流泪,她心如擂鼓,漆黑屋里什么也看不见,可她还是能感觉到那道目光审视着她,她真的是被逼的,如今就是死,她都不能认下。
      李老头子吼道:“这大晚上的,瞎吼啥?丫头些都在听着呢,别带坏了小辈,还不滚赶紧回去睡觉,明天下田薅草去。”
      苗燕本还想骂来着,可她公爹发话了,只有不甘地回屋,刚进屋就被甩了一巴掌,李长森恶狠狠地瞪着她道:“以后再发疯就滚回娘家去。”
      苗燕有些怕了,她捂着脸爬上床,或许真的是她想多了。
      偏房里间,李月儿在她堂姐李蓉哭睡以后,她仍无睡意,先前她二婶的话,让她想起顾轩来,还有她阿奶说的那个刘秀才,听说明年要去参加秋闱,她曾去偷偷看过,样貌还过得去。
      ——
      庄户人家最在乎庄稼,都知久旱必有蝗,就特别留意着自家的秧田,拿着棍子和麻袋在田间抓蝗虫。
      凌瑜手里的竹竿扫到别家的秧,青色的蝗虫飞起,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去自家秧田看了看,因放养了鸭子在田里,秧子就比别家好的多。
      她又匆匆地跑回家,巴掌大的脸上满是汗水,她爹关切地问道:“阿瑜,怎么了?跑的这么热,出啥事了?”
      “爹,干旱太久,可能会有虫灾,咱们把鸡带田里吃蝗虫去,现在的秧才怀着稻穗,田里也干裂开,放鸡完全没问题,咱们看着些,不会对稻秧有影响,这样至少能在下雨前让稻秧少受些蝗虫之灾。”
      凌成景不再问,父女几人把鸡背到田里,每只鸡的腿上拴着根细绳子,圈养久了的鸡,钻到田里就追起虫来。
      “大姐,你看,鸡真的吃蝗虫。”
      “嗯。”凌瑜点头,稻秧不是很高,鸡鸭放在田里,应该管些用,这里是山区,大规模的蝗虫群也没那么容易行成。
      “爹,您把鸡鸭赶田里吃虫的法子告诉里正爷爷去,怎么也比人力强。”
      接下来,田?Y上的秧田里都放养着鸡鸭,如凌瑜家一样,鸡鸭都打着记号。
      半夜,凌瑜被噩梦惊醒,她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那梦太真实了。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变得枯黄,有些枯稻草已经燃烧起来,那田野和山都变了样,到处光秃秃的,村子里的人逃的逃死的死,有人还抱着她的脚死在了她的面前,她翻转过来,那人竟是她老妈,虽说梦都是反着来的,可她还是怕,在被窝里默默地祈祷着老天快些下雨。
      天刚亮,凌瑜就去村头坐牛车去了县城,因她戴着竹帷帽,一路收到不少好奇的目光,她在小摊上买了些糕点,直接去了青山书院。
      叩门声响后,大门从里被打开,门房冯清探出身子。
      凌瑜递上糕点:“冯大叔,好久不见了,这是点小心意,您收下,今天又要麻烦您帮叫下顾轩。”
      冯清见眼前小姑娘的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如上次那般对自己很是尊敬,整个人也不知觉地温和起来。
      “是你这个丫头,难为你还记得我这个瞎了只眼的人,你等着,我这就去给喊。”他转身,却没同上次那样关门。
      “顾轩,顾轩,门口有人找你,快,肯定是顾二嫂。”
      “哎呀,又有酥饼了!走,瞧瞧去!”
      顾轩向院门疾步而去,他恨不得马上飞过去。
      那站立在门房处的身影帷幔飘飞,顾轩横了身后几个同窗一眼,真想抠掉他们的眼珠子,不许看!
      “瑜妹妹,你怎么来了?这么热的天,看你都出汗了。”顾轩掏出帕子来,让他丫头擦鼻子上的小汗珠,这简直是羡煞众人。
      凌瑜把几包糕点往顾轩怀里一放:“喏,糕点拿去,我是专门来找你和你同窗帮写几份儿布告的,我不想去你大伯家,能在你们书院写么?”
      “能,咱们就在门房这块儿就是。”
      “好。”
      顾轩同门房冯清说了几句,瞪了几个同窗一眼,伸开手护着凌瑜往树荫下石凳走去。
      “瑜妹妹,你等下,我让他们取笔墨来。”
      “好。”
      几个学子酸得不行,秦朗闹得最欢,“不行,我也要回家定亲,让未婚妻来看我,你们看那顾轩那神气的样儿。”
      “哈哈,秦朗,你不是家里都有个通房了么?让她来看你也行啊。”有人打趣道。
      “那哪能一样呢?再说那是我娘给安排的,我本是不愿的。”
      “休说什么你不愿的,你还不是没把持住,你看那顾轩,好些姑娘投怀送抱,他怎么应对的。”
      “那……”
      笔墨已取来,顾轩朝着几人招手,说了要做的事,学子们都觉得治蝗之法不错,都纷纷帮忙写,一时书院的避雨走廊上,石桌上都有学子研着墨写着治蝗通告。
      旱了许久,都怕有虫灾,院长决定下午不授课,让学子们去张贴通告。
      县城城门处和通告处都贴上了治蝗通告,好些百姓抱着怀疑的态度试试,果然鸡鸭放过的秧田,蝗虫明显就少了许多。
      已快七月,往年这时正是稻秧抽穗之时,老天依旧不下雨,多少庄稼人日夜难眠。
      眼见吃水都成问题时,天上的云黑压压地沉了下来,这期盼许久的雨即将到来,庄户们纷纷筑好田埂。
      风吹过后,天空电闪雷鸣,雨点啪啪地打在地上,凌瑜和凌芳戴着雨帽站在院子里,空气里传来雨打起尘土的味道,她却觉得格外好闻。
      田野里披着蓑衣扛着锄头的庄户们,无一不是喜悦,秧子总算是保住了,富贵人家从来都是何不食肉糜,这场久违的大雨,对他们来说只是洗去了房顶和空气中的尘土而已。
      凌瑜家屋里漏水的地方都接上了盆子瓦罐,滴滴答答地响着。
      “阿弥陀佛,老天爷总算下雨了,今年算是挺过了,晚上能睡得安心些了。”贺氏一脸虔诚。
      “娘,就是啊,咱们家阿瑜真的就是观音菩萨坐下的童子,他们都说鸡鸭治蝗虫的法子好使地很,都在感谢书院的学子和想出这法子的人呢。”
      婆媳两人在那聊着,凌瑜坐在草檐下,静静地望着雨幕,凌芳也搬来板凳坐在旁边,头靠在了她的肩上。
      “大姐,你真好!我觉得家里有你,我们什么都不用去想了,顾二哥哥真有福气。”
      凌瑜捏了捏凌芳的脸蛋:“大姐必须好,因为大姐是天上掉下来的小仙女儿。”
      “那我也是小仙女儿,因为我是你二妹呢,咱们都是。”凌芳笑得眉眼弯弯,姐妹两人相依着,凌瑜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骤雨初停,日已西下,秧叶上的水珠闪着光亮,庄稼都如获新生,天空也出现了霓虹。
      “大姐,水葫芦!快看!”学堂归来的凌蕴惊喜喊道。
      “大姐,葫芦兄弟是不是就是他们变的?咦,怎么有两道水葫芦呢……”
      “阿蕴,你仔细瞧瞧它们的颜色是不是不一样?”
      凌蕴抬头细看着:“还真是有些不一样。”
      “红橙黄绿蓝靛紫叫做虹,颜色反着且淡些的那一道叫霓,这是太阳照在空中的许多小水滴上产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的,阿蕴能听明白吗?”凌瑜指着天空简单解释道。
      “大姐,我虽不是很明白,但是那水葫芦的出现和太阳光、水滴有关,对不对?”
      “对,阿蕴真聪明!咱们今晚就炒葫芦丝!”
      凌瑜喜欢揉她小弟的头发,很是柔软,那手感跟她曾经撸猫一样,她重新给她小弟扎好头发,还好曾经用百部熬水,才灭了他头发里的虱子,还有那床上的跳蚤。
      几只鸭子嘎嘎嘎地扑腾进了院门,后面还跟着狗貔貔,狗子居然去田间把鸭子赶了回来,这是习惯加条件反射的结果。
      贺氏几人都好惊喜,

第十八章 久旱逢甘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