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了,你若不问,我都快忘了,怎么了?”
“没,我就问问,阿奶,我去洗碗。”
夜里,凌瑜久久不能入睡,她出生在中国历史上以来最好过的时代,这里让她太有感触了。
高粱正绿,麦子正黄,一家人都在麦田里忙着,凌瑜背着背篓在麦田里专割长势好的麦穗,单株筛选做麦种,她想通过自然的优胜劣汰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大丫头,你这是怎么割的麦子?哪里能够只挑好的?”刘家老头子好奇问道。
“刘爷爷,我这是提前挑选麦种呢,龙生龙凤生凤,好的麦种,来年再种精细些,肯定会不一样。”
“哦,原来这么回事儿。”刘老头子一听,琢磨着好像有些道理,他去了自家田里也如凌瑜那般挑选的割好的。
几天下来,那一片片田里只剩下浅浅的麦茬儿,只有凌瑜家割麦是割的麦穗。
在凌成景挑选麦秸秆的时候,凌瑜把她家的鸡和鸭子都赶到了麦田里,村子里有些人家起初当笑话的看着,后面也把鸡鸭赶去自家田里捡麦粒。
凌瑜本来请了人带牛来耕田的,可眼见着大雨将至,人家却放了鸽子。
大雨滂沱,田间一片忙碌。
凌瑜和她娘换上她阿奶做的油布连袜裤,在田间拉着犁头,如曾经犁田那样,只是前面拉绳索的多了个她。
田里被她爹撒上了猪粪草,就是下雨也盖不住那味,凌瑜还是觉得臭,雨一点儿也不温柔,尽管都披着蓑衣,雨水还是打湿了她的衣裳,迷了她的眼。
王晴凑近了些,大声问道:“阿瑜,拉得动不?要不你把绳子娘,把雨帽戴上过去歇歇。”
“娘,没事儿,咱们一起。”
田里的水越来越深,翻出来的土块没在了水里,娘俩在泥水田里越走越慢,迈步越来越难。
拉绳子的凌瑜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她吐出嘴里的雨水,加油,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她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为了赶雨,午饭都是凌芳送到田间的,看着满身泥浆的至亲狼吞虎咽地啃着馒头,她再也忍不住了,在田埂上哇哇地大哭起来。
“没出息的,我都还没哭呢,你哭什么?快回去,记得烧一大锅热水,到时候我跟爹娘要洗洗。”凌瑜白了她二妹几眼,馒头差点咽住她了。
凌瑜其实也想哭的,双手勒出了红痕和血泡,肩上也火辣辣地疼,她都在想是不是之前她太好过了,才穿到了这里来受苦。
一天下来,总算犁出块田来,把凌瑜累得跟狗一样,晚上她倒床上就睡。
翌日,照样下着雨,没有蓄水水库,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把田犁出来,糊住田埂边,才能留住水。
凌瑜和她娘依旧在田里拉着,有牵着牛披着蓑衣的大汉,在田边驾上驼架和犁头直接犁起她家田来,凌瑜几人有些发愣。
雨幕里,一人撑着油纸伞从田边走来,尽管看不真切他的脸,凌瑜却知道他是谁。
“瑜妹妹,快上来,成景叔,婶子,我请了人过来,您们不用犁田了。”
几人走上了田埂,顾轩上前为凌瑜撑着油纸伞,一脸自责道:“瑜妹妹,你受苦了。”
哇的一声,凌瑜真的再也忍不住了,她轻捶着顾轩的胸膛:”顾轩,你就没说早点来,你差点就见不到我了,我就跟那牛一样,差点就被累死在田里了,可我又不忍心看着爹和娘在田里,还有我请的那个犁田的就是个王八蛋,明明说好来的,下雨却给变卦了……”
顾轩由着她捶,他紧紧地把人扶住,这田埂上有点滑,他来的时候,都差点滑到了别人田里。
凌瑜一顿哭诉,顾轩心疼又觉得好笑,更是满足,他离丫头越来越近了。
“好了,不哭了,你家的田不多,走,我送你回家。”顾轩轻拍着她的背。
凌瑜抬头,她吸了吸鼻子:“不好意思,是不是打疼你了,我哭了是不是很难看?”
“没有,你很好看,只要是你都好看。”
“顾轩,好看个鬼,你就骗人。”凌瑜别了下自己打湿的头发,她可是有自知之明的。
王晴说道:“阿瑜,你跟阿轩先回去,我跟你爹等会儿回来。”
“哦。”
凌瑜穿的油布裤太滑了,亏得顾轩一路拉着,要不就得去下边田里捡人了,这就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凌瑜擦着头发,心里不住地抱怨,确实没得闲人,差点累死她了,肩上的两条勒痕还在,她就是最没用的穿越者。
插秧时候,凌瑜和凌芳依旧穿着油布裤下田,顾轩也换上短打来她家帮忙插秧,几人戴着柳枝帽,在田里你追我赶地比着谁插秧快。
这让村里有些人酸得不行,也引起了不少议论,还有人替顾轩鸣着不平,可顾轩却是甘之如饴。
忙过之后,凌瑜特意做了一大桌菜犒劳顾轩。
“阿轩啦,来,多吃些,你都瘦了,这几天辛苦你了,那天要不是你请了人来,不知阿瑜要累成什么样儿。”
“诶,谢谢阿奶。”
“顾轩,真的很谢谢你,你那天就是来拯救我的神仙。”凌瑜两眼晶亮,不停地给顾轩夹菜,顾轩浅笑,只要他丫头夹的菜,他都吃。
凌瑜看着顾轩那侧脸,突然觉得以后能嫁给他,或许会很不错,他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记挂着她和她的家人,精神层面上也能说上话。
“瑜妹妹,我脸上可是有什么?”顾轩抬手摸了下自己的脸。
“嗯,有,有好看两字!”凌瑜一本正经地回道,她不能说刚看到了他性感的小胡茬。
“我信。”
“……”
农忙已过,学子都要回书院学堂了,贺氏赶做了套夏裳让凌瑜给顾轩送去。
凌瑜是个闲不住的,不是上山就是下河,她家地边上多了好些小树,柿子树山楂树,野藤椒,野猕猴桃的,只要是吃的,她家没有的,她都弄回来栽着。
“阿奶,做这个干鱼啊,要把米磨细,加上盐和椒粉在锅里炒一下,再裹在鱼的外面晒干,要是直接抹盐晒,那腥味儿就会引来蝇子拉蛆在上面,所以不会做干鱼的,都会把鱼给弄臭了。”
“这做干鱼挺讲究的,还是阿瑜能干。”
“谢阿奶夸赞,我可是不会谦虚的,家有干鱼不心慌。”
贺氏几人看着院里的绳子上晒着的干鱼,心里从未有过的满足和踏实。
转眼就是五月五,在这里是小端午,百姓家几乎不过,最多就是割些艾草回家放着,这时的野菜就数水沟塘边里的水荇菜了,姐妹两每割兔子草都会采些回来。
夜里,虫鸣蛙声一片,凌瑜翘着腿仰躺在长板凳上看星星,她扇了扇耳旁嗡嗡飞的蚊子,还好之前往粪坑和茅房里放了核桃叶,要不然她现在绝对不敢在院子里待的。
“大姐,你在看什么呢?笑得那么开心,还有你这样躺着,阿奶肯定会说你不知礼。”
凌瑜起身坐起,她是有些开心,因今天去布庄又领了二两多银子:“我在听蛙声,在看星星,阿芳,你觉得咱们家现在与往日有何不同了?”
“大姐,不一样的可多了,那李家的再也不敢来咱们家,阿奶和娘的笑多了,还有就是我觉得大姐更加好看了。”
凌瑜伸手揉捏着凌芳的脸:“你呀,尽说好听的来夸大姐,不过大姐很喜欢,咦,你又长肉了,这脸蛋圆润了些。”
凌芳也伸手捏起她大姐的脸:“大姐也长肉了。”
第十六章 五月十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