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顾轩生辰是乞巧那日?”凌瑜惊讶,那天可是情人节耶。
“嗯,听说乞巧节那天,织女娘娘庙热闹得很,那里还有求姻缘的呢,可咱们家从来没去过,大姐就不想去么?”
“那——到时再说。”
噗嗤一声,荒地里飞出的野鸡吓了两人一跳。
“阿芳,咱们找找野鸡蛋。”
“大姐,这里肯定有。”
姐妹两人拿着棍子在半人高的荒草间搜寻起来,果真寻得一窝热乎的野鸡蛋,意外的收获让姐妹两喜不自胜。
“大——姐,二——姐。”屋角后,小小的身影在那叫喊着。
“诶——”
“回——来——吃饭了。”
“诶——回来了。”凌芳和凌蕴跟对山歌似的,你一句我一句的应着。
“大姐,二姐,你们猜,我发现了什么?”凌蕴一脸兴奋。
凌蕴见两人都摇头,忍不住道:“大姐,二姐,是兔子,你们咋就猜不到呢,两窝小兔子,我还以为是耗子在吱吱地叫,爹到猪圈里一看,原来是小兔子。”
凌瑜跑去看了,大兔子在把小兔子生在猪圈厚厚的草洞里,有窝小兔子眼睛都睁开了,另一窝估计刚生下两三天,半年了,她终于等到了。
“成景,丫头娘,明天摘蚕茧,蚕茧能卖了。”贺氏安排道。
“行,娘,今天村里养蚕多的人家都在摘了。”
“阿奶,爹,娘,我想把家里的公兔子拿去卖掉些,顺便看看价。”
“阿瑜,兔子的事,你做主就好,咱家的是活兔子,价钱会贵些。”贺氏回道。
“好,以后咱们就随养随卖。”凌瑜盘算着,家里要慢慢来。
——
去县城的牛车上,兔子把背篓抓得咔咔响。
“哟,凌家的,你们这背的啥,还弄得响呢?”赵翠花明知故问。
“这是几只兔子。”凌瑜回道。
“呵,还真是运气好啊,这一下打这么多,莫不是顾家给打的吧?”赵翠花翻着眼儿,语气轻蔑。
气氛瞬间冷下来,王晴正欲开口,凌瑜暗下捏了她一把,她家连个院子都没,要防着些。
刘铁汉连忙道:“大丫头,这得谢谢你,养蚕用白灰的方法还真是不错,今年咱家得的茧子比往年还多些呢。”
“铁汉叔,当不起谢,这都是里正爷爷的功劳,再说养蚕经验传给大家是好事儿。”
“嗨,还是大丫头良善啊。”
县城门口,凌瑜下了牛车就直接去了来凤楼。
小二很是热情地上前招呼:“这位姑娘,里面请!请问是打尖还是住店?咱们店里可是什么都有。”
“小二哥,我不打尖不住店,烦问一下,贵楼里可收兔子?”凌瑜客气回道,这里小二哥换人了。
小二哥偏头看了眼背篓:“姑娘是卖兔子哦,咱们楼收的,请跟我来。”
凌瑜跟着小二哥穿过大堂,来到柜台前,跟二掌柜一番讨价还价后,兔子每只二百六十文收去,她知道能贵些都是因为兔子皮比肉值钱。
离开时,凌瑜偷偷塞了十文钱给小二哥,轻声道:“多谢小二哥,一杯茶钱,不成敬意。”
小二哥眉开眼笑,“小事,小事,姑娘慢走,以后有兔子可再来啊。”
“知道了,多谢。”凌瑜明白有些钱必须得花,她这叫会来事儿。
育蚕场里,乡正和亭长又维护着秩序,包括里正都在场,养蚕必须交税,凌瑜倒不反对交税,这是每个人的义务,只要不苛刻就行。
有人欢喜有人忧,辛苦养出的雪花茧,不知所得银两几何,凌瑜终于等到她娘出来,“娘,看您高兴的,蚕茧卖得多少钱?”
“还是阿瑜能干,今年比去年多得一百文,有八百文呢。”王晴抿嘴笑道。
“哦,除去蚕种的钱,能买两斤盐呢,还行。”凌瑜回道,她娘真容易满足,她想起那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婶子,瑜妹妹,我猜你们会来卖蚕茧,真让我等到了你们。”顾轩行了礼。
王晴关切地问道:“阿轩,你怎么瘦了?是放田假了么?”
“回婶子,上午就放田假了。”顾轩回道。
“娘,您先坐牛车回家,我和顾轩去走走,稍后回来。”
“嗯,那把你背篓给娘,娘一起背着,你们记得早些回来,路上小心些。”王晴向城门走去,她家小野马总算是对顾轩上心了。
“顾轩,你能不能陪我到安静的地方走走?”
顾轩见她蹙眉,有些心疼,拉起她的衣袖就走,“走,瑜妹妹,我带你去个地方。”
凌瑜跟着顾轩出了县城,不好走的路段,他就搂着她跳下去,两人到县城外的河边。
凌瑜的郁闷来去匆匆,她欣赏起河边景致来。
县城外的河比那滴水岩下的河宽多了,河岸边开了好多不知名的野花,河床上摊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有小鱼虾在河水里游动,这古代的环境就是好啊。
凌瑜长吸了一口气,她闻到了花香,弯着嘴角:“顾轩,多谢了,咱们朝下游走走,看看有什么?”
“瑜妹妹,不去下边,从县城里出来水流到了下游,脏。”
凌瑜反应过来,这已四月,出蝇蚊了。
“顾轩,打过水漂吗?过来扔几个心情就会好了。”
凌瑜捡起片状石头斜着朝水面扔去,那石头在水面漂了好几下,顾轩也上前扔着。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恋。”凌瑜一遍遍地扔着水漂,她要把日子过成诗,顾轩听她不停地念叨,蹙起了眉。
“顾轩,县城有贴布告的地方吗?就是百姓人家能贴的那种。”
“有,在县城发布通告的地方,那里就有官用和民用的,瑜妹妹是要贴什么?”
“我想把养蚕的经验贴在那里,来年那些养蚕人家就会注意些。”凌瑜继续扔着石头,她忘不了那几位妇人的哭诉。
“好,那我来执笔。”
“那先去吃了饭再说,对了,你的包袱是放在你大伯家的吧?我就不同你去取了。”
“瑜妹妹跟我一起,那里有笔墨,也宽敞。”
“嗯,那好。”
往方记茶肆去时,凌瑜带了点小礼,她觉得这样会显得有礼数些。
“大伯,婶子,这是瑜妹妹买的。”顾轩把糕点递了过去。
“大伯好,婶子好。”凌瑜上前行礼。
“好,好,瑜丫头快坐,来就是了,还买啥物什呢,婶子给你倒茶。”方芸芸热情地招呼着,她有几年没见过凌瑜了,她一边打量着凌瑜,心里赞叹,这丫头越长越好看了,还是个通晓人情世故的。
“谢谢大伯和婶子。”
“阿轩,你终于舍得带瑜丫头让大伯和婶子看看了,你们交换的庚帖我还给保管着呢。”方芸芸打趣道。
“婶子,您就不要打趣我了,我和瑜妹妹想借大哥的笔墨用用。”顾轩有些脸红。
“好,好,笔墨在屋里呢,你大哥大嫂他们去了地里,过段时间就回咱们村里。”方芸芸笑道。
顾轩领着凌瑜去了后院,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凌瑜口述,顾轩执笔写了两份,随后就拿去贴到布告处,凌瑜在官用民用处各贴上一张,渐渐就围上了一圈人,她已尽力,白
第十五章 不是养蚕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