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那天,街上,大国给王宽买了一斤便宜茶叶,给王喜盛的母亲买了一包点心和白砂糖。
礼物虽小,但代表他俩的一片心意。这些年,要不是他们帮衬着,怕是没有今天这日子。
当大国和妹妹提着小礼品去看王宽时,王宽大吃一惊:眼前这俩小子是大国和红珠吗?好久不见大变样了!穿的新了,脸也变白了。
大国把把茶叶放在桌子上,笑着说:“王大爷,你最近身体可好啊?”
王宽抱着大国使劲拍了拍他的背,欣慰地说:“好着呢孩子,一切都好,我看你俩气色也不错,也好吧?”
大国点点头说:“好着呢,大爷,活不累,吃得也好。”
王宽摸了摸红珠的头说:“呵呵,小丫头长大了,变这么漂亮了!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红珠笑了,脸上泛起一阵红晕,她害羞了。
王宽提起茶叶掂量了一下,高兴地笑着点了点头,说:“孩子啊,浪费钱,大爷有茶叶呢!”
大国摇摇头说:“一点薄茶不成敬意,反正你别嫌弃,我不懂茶叶,随便买的,这是我和妹妹的一点心意。这些年来,你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了,我心里都记着呢!”
王宽深吸一口气,“啊”一声呼出来,他说:“大国啊,长大了,虽然没帮上你们什么忙,但今天能听到你这句话,大爷我心里暖和、舒坦!”
说着,王宽揉了揉眼睛,估计,这话说到他心坎里了,他为孩子的懂事感到心疼。如果父母在,小小年纪怎会早早闯荡社会呢?令人心酸!
坐下来,几人聊起了天。王宽问他们工作情况,大国和红珠说得很起劲,从他们高兴的表情里,王宽能感觉到,俩孩子在外面过得还好。
他打心里感谢那个叫潘满福的胖子,一个大厨师,那么好心处处照顾两个素不相识的外人,真是有心了。
这个年,虽然没有猪肉,但因为挣了些钱,俩孩子也买了好多好吃的,热热闹闹过了个年。
当然,王宽和王喜盛也给他们送去了一些自家的年货。
这个年,与其他家庭相比,的确显得惨淡了许多,问题并不在缺吃少喝,而是少了那份最珍贵的快乐——至少他们的家是全乎的,父亲母亲在,爱在,亲情在,笑声就在。
年夜饭,大国和妹妹去了王喜盛家,一大家子吃了个团圆饭,吴小丽包了饺子,大葱猪肉馅,很好吃。
吃完饭,他们又去王宽家转了一趟,喝了些水,吃了些瓜子,坐下来聊聊天。
白天,门口的十字路口处有一面鼓,孩子、大人围在一起打鼓敲锣,好不热闹。大国和妹妹也去。大国会打鼓,打得挺好,那是父亲教给他的。
年后几日,大国带着妹妹去了姑姑和小姨家,各自买了包点心,看了一趟亲戚。
唯独没有去高屯乡看看舅舅林春生。他对那个陌生的人,一直都不感冒。
红珠大变样,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小姨看在眼里,心里多少有些眼馋。
姑父的病还没有好,日子还那样过,不痛不痒。
去年,兵兵和他一同参加了中考,可惜他落榜了。
姑姑迫于种种压力,还是叫他读了一所技校。期盼他早日学点技能,早日走向社会,挣些钱支撑一下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他学的是汽车维修,兵兵并不喜欢那个专业。而兰兰已经辍学了,在家帮姑姑种地。
姑姑说,过两年等你俩混好了,也把兰兰带出去,叫她转悠两年挣些钱,补贴一下家里。大国说可以,过两年再说。
&nb
第150章“榜样”人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