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1章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1/2页]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丁巳年)
     春天,正月辛丑日,大赦天下。
     夏天,四月,发生大旱灾,七个州还闹起了蝗灾。
     皇帝下令让三公列举上奏那些苛刻残酷、贪污腐败的地方官员,然后将他们罢免。平原相渔阳人阳球因为施政严酷,被征召到廷尉受审。不过皇帝想到阳球之前担任九江太守时讨伐贼寇立有功劳,就特别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议郎。
     鲜卑又来侵犯边疆的三个地区。
     集市上有几十个小老百姓凑在一起自称是宣陵的孝子,皇帝下诏把他们都任命为太子舍人。
     秋天,七月,司空刘逸被免职,任命卫尉陈球为司空。
     当初,皇帝喜欢文学,自己写了《皇羲篇》五十章,还把那些擅长写文赋的书生都召集到鸿都门下等待诏令。后来,只要是擅长写书信和工于鸟篆书法的人,也都被征召,一下子就来了几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趁机引荐了好多品行不端、趋炎附势的人,这些人老是讲些乡里的琐碎小事,皇帝却特别喜欢,还破格给他们很高的职位。而且皇帝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去郊外祭祀天地、到宗庙祭祀祖先了。正好赶上皇帝下诏让大臣们各自陈述政治上的重要事务,蔡邕就呈上密封的奏章说:“在五郊迎接节气、在清庙祭祀祖先、在辟雍举行养老礼,这些都是帝王的大事,是祖宗恭敬奉行的。但有关部门却多次因为藩国有人去世、宫中有人生产,或者官吏士兵有小的不洁之事,就废除这些礼仪,忘了礼敬的重要性,只知道相信那些讲禁忌的书,拘泥于小事情,结果损害了重大的典礼。从今往后,斋戒等礼仪应该按照旧有的典章制度进行,这样或许才能回应狂风雷霆、灾异现象。
     “古时候选拔人才,一定会让诸侯每年进贡。汉武帝的时候,郡里举荐孝廉,还有贤良、文学等选拔方式,于是名臣不断涌现,文臣武将都很出色。汉朝得到人才,主要就是通过这几种途径。而书画辞赋,不过是小才能罢了;对于匡正国家、治理政事,它们没什么作用。陛下刚即位的时候,先学习经术,处理政务之余,看看文章,不过是当作一种消遣,就像下棋一样,不能把这个当作教化和选拔人才的根本。可现在书生们为了利益争得头破血流,写文章的人多得像开锅一样。其中水平高的,还能引用一些经书中的道理来讽喻,水平低的,就只是用些俗语对句,和演戏的差不多,有的甚至抄袭别人的文章,假冒别人的名字。我每次在盛化门接受诏令,为他们评定等级,那些没达到标准的,也跟着其他人一起被提拔任用。既然已经给了他们恩惠,就很难再收回改变,但让他们拿着俸禄,在情义上已经很优厚了,不能再让他们去治理百姓或者在州郡任职。以前汉宣帝在石渠阁召集众儒,汉章帝在白虎观集合学士,一起讨论经书、解释经义,这才是大事,文治武功的道理,都应该效仿这个。如果只是有点小才能,就算看起来不错,孔子也说过这种小才能走远了就行不通了,君子本来就应该志向远大。
     “还有,之前一下子把那些自称宣陵孝子的人都任命为太子舍人,我听说汉文帝规定守丧三十六天,就算是继位的君主,父子之间是最亲的关系,公卿大臣们受恩深重,也都克制感情服从制度,不敢逾越。现在这些虚伪的小人,和先帝又没有血缘关系,既没有特别的恩情,也没有实际的官职,他们所谓的恻隐之心,根本没什么依据,甚至还有奸诈违法的人混在里面。桓思皇后出殡的时候,东郡有个偷别人妻子的人,就混在这些孝子里面,本县去追捕,他才伏法。这种虚伪杂乱的情况,说都说不完。太子的属官,应该挑选品德高尚的人,怎么能只选这些在墓地装样子的丑类呢!这太不吉利了,没有比这更严重的。应该把他们遣送回乡下,以揭露他们的欺诈行为。”
     奏章呈上去后,皇帝这才亲自到北郊迎接节气,还举行了辟雍之礼。又下诏把那些因为自称宣陵孝子而当上舍人的,都改为丞、尉。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奏说:“鲜卑侵犯边境,从春天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次了,请征调幽州各郡的兵力出塞攻打他们,用一冬二春的时间,肯定能把他们消灭。”在此之前,护羌校尉田晏因为犯事被判刑,后来被赦免,他想立功赎罪,就请中常侍王甫帮忙,得以担任将领。王甫趁机提议派兵和夏育一起合力讨伐贼寇,皇帝就任命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大臣们大多不同意这个提议,于是皇帝召集百官在朝堂上商议。蔡邕发表意见说:“征讨外族,由来已久。但时代不同,形势也不一样,所以谋划有得有失,事情有成功有失败,不能一概而论。像汉武帝那样神武,手下将帅勇猛,国家财赋充实,开拓的疆域广阔,可经过几十年,官府和百姓都变得匮乏,汉武帝后来都感到后悔。何况现在人力和财力都很缺乏,事情比过去更难办呢!自从匈奴逃走后,鲜卑变得强盛起来,占据了匈奴原来的地方,拥有十万兵力,实力强劲,智谋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关塞防守不严,禁令漏洞百出,精良的金属和铁器,都被贼寇得到,还有逃过去的汉人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兵器锋利、战马迅疾,比匈奴还厉害。以前段颎是良将,熟悉军事、善于打仗,对付西羌,还花了十多年时间。现在夏育、田晏的才能策略不一定超过段颎,鲜卑的兵力也不比过去弱,却空想两年就能成功,如果战争不断,怎么能中途停止呢?到时候又得征调更多人,运输物资没完没了,这是在耗尽中原的力量,去和蛮夷拼斗。边疆的祸患,就像是手脚上的小疥疮,而中原的困境,就像是胸背上的恶疮,现在连郡县的盗贼都没办法禁止,更何况这些可恶的外族,怎么能制服他们呢!以前汉高祖能忍受平城之耻,吕后能不顾匈奴书信中的侮辱,和现在相比,哪个情况更严重呢?上天设置山河,秦朝修筑长城,汉朝建立边塞,就是为了区分内外,区别不同的风俗。只要没有让国家内部受辱的祸患就行,何必和这些如虫蚁般的外族计较往来的次数呢!就算偶尔打败他们,又怎么能把他

第321章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