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66章 商路缉私[1/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766 章:商路缉私(至元四十一年?基辅商市)
     税课司的秋税账册在烛火下泛着微黄,周显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越皱越紧。绸缎税银从上月的三十五两骤减至二十四两,茶叶税更从二十两跌至十四两,可商市的绸缎铺、茶摊依旧热闹,甚至有小贩偷偷降价两成。他唤来书吏:“取安德烈商队的通关文牒。” 文牒上 “皮毛五十张” 的记录月月不变,可库房登记的皮毛入库量却时多时少。周显用朱笔在文牒边缘画了个圈:“五十张皮毛换五十匹绸缎?天下哪有这般巧的交易。” 他命人盯紧王茂的锦绣坊,果然发现三更时分有马车从后门驶出,车辙印深且宽,绝非空车。
     三名吏员换上磨破袖口的商袍,揣着碎银混入城郊黑市。汉人吏员李忠在 “破碗茶馆” 蹲了三日,才等到老板松口:“跟我来,见了货再谈价。” 穿过蛛网密布的小巷,废弃粮仓的木门后藏着另一番天地 —— 五十匹蜀锦堆得像小山,锦缎边缘没有官府验过的火漆印;百斤茶叶装在粗麻袋里,麻袋缝口的绳结手法与钦察部落常用的 “狼爪结” 一致。“王掌柜的货,从多瑙河绕过来的,税钱全免,” 老板搓着手笑,“安德烈的商队在对岸接应,每月初三、十三交货,风雨无阻。” 李忠假装验货,趁老板转身时,将一枚刻着 “税” 字的小木牌塞进绸缎堆,这是官府的标记。
     周显在多瑙河商路设下 “三道埋伏”:密林入口埋绊马索(用浸油麻绳,韧性十足),石桥两侧藏兵卒(扮成砍柴人,柴捆里藏短刀),开阔地草垛后伏主力(三十名兵卒,带弓箭与绳索)。他亲自坐镇指挥,怀里揣着李忠画的地形图,图上用红笔标着 “粮仓位置”“守卫换岗时间”。三更梆子响过,安德烈的商队果然出现,雪橇在雪地上滑行无声,唯有马蹄铁偶尔碰撞冰石的轻响。当领头的雪橇刚过石桥,周显猛地挥下火把,绊马索应声拉起,将最后两辆雪橇拽翻,兵卒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出,喊杀声惊得林间宿鸟乱飞。
     “这是自用货物,凭什么查抄!” 安德烈被按在雪地上,仍挣扎着嘶吼。周显命人掀开雪橇上的羊毛毡 —— 五十匹蜀锦滚落(与粮仓标记的绸缎纹路一致),百斤茶叶散出清香,麻袋里露出的小木牌赫然在目。吏员呈上另一证物:王茂的走私账本,上面用汉蒙两种文字记录着 “八月十三,安德烈带茶五十斤,分利银三两”,页脚还有安德烈的俄文签名。“自用货物需官府路引,你这账本却写着‘分利,” 周显将账本扔在他面前,“王茂在锦绣坊后院藏的私货,此刻怕是也被抄了。” 安德烈看着账本上的签名,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再无辩驳之力。
     商市广场的行刑台前人山人海,周显站在台上宣读《市坊律》:“王茂、安德烈走私商货,依律笞二十,货物充公,店铺停业三月!” 刑卒甩响宽面鞭,每一鞭落下都带着风声,王茂疼得额头冒汗,却咬牙不吭;安德烈则不断用俄语喊冤,直到周显命人将账本示众,他才低下头。两人被枷在市碑旁示众,枷上贴满三语写的 “走私罪状”,旁列着抄没的绸缎、茶叶(用木架撑起展示)。汉人商户窃窃私语:“连王掌柜都敢罚,以后报税可得实诚了。” 俄人小贩们则数着示众的绸缎,啧啧称奇:“这么好的蜀锦,竟敢走私。” 三日后,市碑旁的观刑者仍络绎不绝,没人再敢提 “黑市” 二字。
     周显提着十两赏银,亲自送到小商贩李四家。李四原是卖杂货的,因王茂走私抢了生意,才冒险报官。接过银子时,他手都在抖

第766章 商路缉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