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章:军防整饬(至元四十年春?虎首堡校场)
至元四十年惊蛰刚过,虎首堡校场积雪未消,萧虎手持令旗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列队的千名兵卒。他新定的 “混编制” 正付诸实施:每队十人必含蒙古兵三人(善骑射、识草原)与汉兵七人(善步战、通器械),队长由蒙汉各一人共任(蒙古人掌军事指挥,汉人掌文书记录)。“不是简单拼凑,是要让马背上的本事与城墙下的能耐融成一股劲,” 萧虎对千户帖木儿解释,“蒙古兵教汉人识狼踪辨风向,汉人兵教蒙古兵布陷阱修工事,三月后我要见成效。” 拔都之子帖木儿自请入队时,萧虎特意将他编入汉兵居多的步兵队:“从伍长做起,先学怎么跟弟兄们一道扛枪。”
每日卯时的校场操练新增 “寒地三课”。骑兵课在结冰的校场列 “楔形阵”,马蹄裹着防滑麻布,演练 “雪地冲锋” 时需保持前后间距三尺(防碰撞),前锋骑手腰间系红绸带(标明主攻方向)。步兵课练 “冰面枪阵”,枪杆下半截缠鲛鱼皮(比旧用麻布摩擦力增三成),十人一组结成圆阵,枪尖朝外形成无死角防御。最特殊的是 “驯虎协同课”,虎兵需令虎匍匐前进,待步兵推进至敌军百步内,再挥旗令虎突然跃起震慑敌军。帖木儿初次与猛虎同列,手心冒汗却强装镇定,身旁汉兵王二狗低声笑:“别怕,这虎认旗不认人,你不举错旗就没事。”
军器坊内炉火通明,铁匠李铁牛带着二十名工匠按 “三查” 标准检修寒甲:一查甲叶缝隙(用细铁丝通开积雪锈蚀处),二查皮绳接口(凡有脆化迹象立即换鹿筋新绳),三查内衬暖袋(撕开亚麻布夹层,更换受潮的羊毛填充物)。针对冰面作战,他改良甲胄三处:肩甲加护心镜(防流矢斜射),膝甲缀铁环(可挂冰镐),靴底钉铜钉(每靴八钉,呈梅花状分布)。李铁牛拿着修好的甲胄给帖木儿试穿,见他活动自如,得意道:“这甲在冰上打滚都不滑,就是重了半斤,保命要紧!” 每副检修完的甲胄都刻工匠编号,出问题可追溯追责。
弓弩坊内弥漫着羊油香气,老弓匠张顺正教徒弟给弓弦做 “越冬保养”:将生羊油隔水融化,把弓弦浸入浸泡一炷香,捞出后用棉布擦去浮油,挂在阴凉处阴干三日(忌暴晒,防油脂挥发)。“这法子是汉人传的,” 张顺边擦弓弦边说,“去年没这么弄,三成弓弦在腊月冻裂了。” 弩机保养更精细,需用细毛刷蘸蜂蜡涂抹每个齿轮,再反复扳动十次(确保蜡油渗入缝隙防结冰)。帖木儿试拉保养后的强弩,见箭矢穿透百步外的木板,惊叹:“比我那把新弓还顺手。” 张顺哼道:“兵器跟马一样,你待它好,它才肯卖命。”
中军帐的巨型沙盘占去半间屋子,青灰色陶土堆出基辅至多瑙河的山川地貌,萧虎用木杆指着虎首堡西侧的 “野狼谷”:“若敌军趁雪夜突袭,必走此谷。” 他命人摆上木质兵卒模型推演:左翼派骑兵三百(沿谷侧山腰隐蔽推进),右翼设伏兵两百(持长盾蹲守谷口),中军留五百人佯装守城(待敌军过半举烽火为号)。帖木儿皱眉:“雪夜行军马蹄声大,骑兵包抄恐被发现。” 萧虎点头,当即调整战术:“骑兵改乘雪橇,马蹄裹棉布,伏击点后移至谷内狭窄处,用滚石封路。” 沙盘旁很快贴满标注 “伏击时间”“信号方式”“撤退路线” 的便签,每个细节都经三次以上推演修改
第754章 军防整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