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9章 民心渐附[2/2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倚,这才叫公断。”
     调解庭每月 “公开审案三日”,允许民众旁听,选 “土地纠纷”“债务纠纷” 等典型案例。审理 “老磨坊继承权” 案时,兄弟俩争磨坊(兄称父遗命归己,弟持母临终证词),周显请工匠查磨坊梁柱刻字(元代建房有 “落成纪年”),证明磨坊建于父逝后,按律归 “实际建造者” 弟弟,兄长虽不服但无话可说。审理后贴出 “案情告示”(蒙汉俄三语),详解 “继承法三条”。农夫伊凡说:“原以为官府只护贵族,如今看连咱平民的事都认真审。” 公开审理让调解庭威信日增,三月后纠纷报案量降了四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虎首堡学堂选址基辅旧教堂(战火中受损较轻),李墨主持改造:正殿改教室(撤神像,留讲台),偏殿改宿舍(铺暖炕),院子围木栅栏(防牲畜闯入)。师资选 “双语者”:汉人周平(教算术、汉字)、蒙古文吏巴特尔(教蒙文、骑射)、教士西蒙(教俄语、圣经故事)。选拔时西蒙顾虑:“孩童学异教徒文字是否妥当?” 萧虎道:“能记账、能看懂告示,才是要紧事,宗教课可保留。” 学堂门口挂 “入学三规”:“免学费、供午饭、打骂学生者逐。” 消息传开,首日便有三十余名孩童报名。
     至元四十年谷雨,学堂开课,汉童王小石头背着布包(装桦树皮课本),蒙古童帖木儿提着弓箭(学堂允许带防身武器),本地童安娜抱着十字架,在门口互相打量。周平先教 “一二三”,用算珠演示;巴特尔教蒙文 “日月山水”,画简笔画辅助;西蒙教俄语字母,唱简单歌谣。起初孩童们拘谨,午后课间分麦饼时,小石头用蒙语说 “好吃”,帖木儿用汉语答 “明天还来”,安娜咯咯直笑。窗外家长们看着,鲍里斯对妻子说:“孩子能跟各族娃娃一起念书,往后就不会再打架了。” 炊烟升起时,学堂传出整齐的读书声,混着远处的牛哞,成了城郊新的晨曲。
     复活节前十日,西蒙主教向萧虎报备庆典,担忧 “军卒会不会干涉”。萧虎却送来十匹绸缎:“教堂可挂彩绸,允许民众放假一日,市集加开一天。” 周显按 “不干预、不强制” 原则协助:派工兵修补教堂屋顶,允许教士沿街游行,甚至命伙房准备 “节庆麦饼”(按本地配方制作)。帖木儿不解:“何必费钱办异教节日?” 萧虎道:“民心如田,需用不同种子浇灌,他们过好节,才会认咱的理。” 教堂执事伊凡在清点彩绸时,发现每匹都绣着小十字,眼眶不禁发热。
     复活节后一月,蒙古传统那达慕在城郊草原举行,萧虎下令 “各族均可参与”:蒙古人比摔跤、汉人比射箭、本地人比赛马。赛前帖木儿担心 “汉人不懂规矩”,特意派人教 “赛马礼仪”(不可用马鞭抽对手马匹)。汉人百户张勇报名射箭,用汉地牛角弓连中三靶,蒙古骑手喝彩;本地青年安德烈赛马夺冠,萧虎亲赐 “银鞍”(按本地样式打造),他用蒙语谢恩,又用汉语说 “谢谢将军”。市集趁机设 “美食区”,汉商卖饺子、蒙古人烤羊腿、本地人做甜饼,各族民众围坐同食,鲍里斯喝着马奶酒道:“从前过节各过各的,如今这般才热闹。”
     萧虎在那达慕上宣布 “春耕承诺”:“今年秋收,凡亩产超去年三成者,超产部分免赋税;若遇灾,按损失比例减免。” 周显当场公示 “测产员” 名单(各族各选三人),承诺 “实地丈量,当众称重”。农夫伊凡掐指算:“去年亩产一石,今年若收一石三斗,多的三斗全归自己?” 老王点头:“将军说了,多劳多得。” 此语传开,农户们更勤了,连七十岁的老鲍里斯都下地薅草。西蒙主教在布道时说:“勤勉者受眷顾,这是上帝与将军都认可的道理。” 田埂上的 “农时表” 被翻得卷了边,每个记号都藏着丰收的期盼。
     五月初,各村代表带着 “谢礼” 到虎首堡:鲍里斯送最好的羊皮,伊凡捧新磨的面粉,西蒙献亲手抄写的圣经(蒙汉对照)。萧虎不收厚礼,只留下 “建言簿”:“有难处、有想法,都写在这上面。” 农户们提了 “修水渠”“添农具”“教嫁接果树” 等建议,周显逐条登记,三日后续上回复:“水渠下月动工,农具工坊加产,果树师傅下月到。” 鲍里斯摸着建言簿上的红圈(已采纳标记),对乡亲说:“将军真听咱说话。” 夕阳下,虎首堡的旗帜在风中招展,城郊的田垄如织,民心在春耕、市集、学堂与节庆中,悄然扎下了根。
    喜欢。
  

第749章 民心渐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