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璎珞神采飞扬地说着,双眸自有一种让人舍不得移开的亮光。王维伸出手去,将璎珞的手包在自己掌心,用手中的青瓷杯轻轻碰了碰璎珞的青瓷杯,笑道:“岂止不错,真正是美味!但愿娘子日日得闲,能变出各种口味的酪浆,拙夫我很愿意一尝为快。”
“既然你喜欢山楂泥,明日我便早些起来,用山楂泥和红枣泥给你做一些方糕。你若觉得好吃,不妨带些到府衙里,让同僚们也一道尝尝。”
“这个……”王维故意面露难色,说:“似乎不妥。”
“有何不妥?”璎珞怔了怔,不解地问。
王维嘴角浮现一丝狡黠的坏笑,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酪浆,凑到璎珞耳畔说:“早膳吃什么并不打紧,打紧的是……”
两人正说话间,小蝶从厨下端着两份荷叶冷淘走了过来。不知王维说了什么,只见璎珞脸上飞起一阵红晕,低头微笑不语。见小蝶过来,王维就笑着端起案几上的两杯酪浆,一口喝了一杯,略带夸张地感叹道:“喝了娘子做的山楂酪浆,便是再热的天,也暑意全无了。”
小蝶也是聪慧之人,她笑着走到案几旁,将荷叶冷淘端端正正地摆放在王维和璎珞面前,说:“姑爷,这是小姐想出的法子,用新鲜荷叶榨汁,揉入面团。方才揭锅时,屋内荷香四溢呢。”
王维素来喜吃冷淘,尤其是这样的暑天,一碗冷淘下去,既开胃,又解暑。不过,这样新颖的荷叶冷淘,倒还是第一次吃。
他看了看略带浅绿色的冷淘,点头感叹道:“璎珞,这世间的花花草草,怎么到了你的手中,竟都可以成为美味佳肴?唉,和你相比,为夫只是俗人一个罢了。”
璎珞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心想:“如果你是俗人一个,世上还有谁敢说自己是精细人呢?”她递给王维一个勺子,嫣然一笑,说:“快别贫嘴了,这冷淘看着还有几分养眼,但不知口味如何?”
王维并不急于吃面,而是舀了一勺汤汁,送入口中,果然比一般的冷淘清香爽口。
“璎珞,我曾经觉得槐叶冷淘好吃,如今吃了这荷叶冷淘,又有一种别样风味,在这样的夏日里吃,很是妥当。”
“嗯,莲是花中君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改天我给你煮荷叶花茶如何?这种茶,在夏日喝,最是消暑的。”
“好,只要是娘子做的,自然都是好的,为夫翘首以待。对了,如今天暗得晚了,雨后空气清新,你在家里闷了一天,待会我陪你去郊外走走,可好?”
“好。”
于是,用罢晚膳后,他俩携手踱步,慢悠悠地往郊外走去。
一抹红日正逐渐西沉,在天边晕染出一片彩霞,渐渐隐向桑林之外。村边溪水淙淙而过,绕出城外。夕阳余晖洒在清澈见底的水面上,波光潋滟。远处有三五牧童赶着牛群、羊群,从田边陆续归来。猎狗在猎人身边上蹿下跳,或许是完成了一天的任务,正在向主人邀功撒欢。
这眼前的一切,不正是一首最美的山水田园诗么?王维眼前一亮,停下脚步,扶住璎珞双肩道:“璎珞,我心里得了一首诗,吟与你听。”
不待璎珞回答,王维就朗朗吟诵了起来:“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摩诘,你的‘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倒是让我想起了陶潜先生《归园田居》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这首诗,不妨就叫《淇上田园即事》,如何?”
“多谢娘子赐名。天地有大美,所有诗词貌似出自人口,其实源自大自然。大自然用神来之笔写就了一首首田园诗,写诗之人,只不过是读懂了天地之间那份大美而已。”
“是的,天地之间,自有大美。这份美是公平的,因为它呈现在所有世人面前。这份美又是自私的,因为只有内心澄澈的人才能读懂它。你方才诗中提到的‘静者,就是这样内心澄澈的人吧?”璎珞若有所思道。
“是的,山水也好,田园也罢,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看山水、田园之人的心境。就像咱俩,‘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我们关上柴门,过好属于我们的日子,不去打扰别人,别人自然也打扰不了我们。这样的日子,多好。”王维牵起璎珞的手,不疾不徐地走着。
“嗯,你在越州时曾开玩笑说,如果你当‘持竿叟,我就当‘浣纱媪。我倒是很好奇,年老后的我们,会是怎样的模样?”
“哈哈,傻璎珞,即使你一头银丝,在我眼里,也是天底下最美的‘浣纱媪。”
佳偶易得,知音难求。王维一边哈哈笑着,一边自然而然地握紧了璎珞的手,仿佛想将他对她的爱,通过掌心的热度,传递到璎珞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刻,红日渐渐西沉,晚霞照亮了王维和璎珞的脸庞,给他俩抹上了一道天然的光辉。在这雨过天晴的黄昏,他们携手伫立,仿佛用时光温了一壶酒,在一起浅斟慢酌。千遍万遍后,心里眼里,唯彼此而已。
第55章 佳偶贤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