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兴宗这个孩子,尚未‘入世,却似乎有了‘出世之意。”听璎珞提起兴宗,崔老爷似乎叹了口气,继而点了点头,说:“他说平生最佩服之人,便是摩诘。近来我常想着,你们都已成年,你们过得好,我们也便放心了。”
      一家人这样絮絮地聊着家常,不知不觉已是三更。璎珞回房休息,正对镜卸妆时,崔夫人轻叩房门,走了进来。
      “阿娘,您来了。”璎珞忙起身迎了过去,扶着母亲的手,在床沿坐下。
      “璎珞呀,有句话,不知阿娘当问不当问?”崔夫人抚摸着璎珞的一头秀发,满目慈爱。
      “阿娘,有啥事,你问呗。您坐着,我为您捶捶腿。”说着,璎珞笑意盈盈,半蹲下身子,轻握双拳,在崔夫人双腿上轻轻敲打起来,一如小女孩般俏皮可爱。
      “都说女儿是娘的小棉袄,你这一回来,娘心里啊,真是高兴。只是,如今已是三月,你和摩诘成亲半年多了,你的肚子……”崔夫人指了指璎珞的小腹,悄声问。
      “哎呀,阿娘——”璎珞顿时明白了崔夫人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你这孩子,这有啥不好意思的?怀胎生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莫非摩诘不想要娃娃?”
      “阿娘,您想到哪里去啦。摩诘看到街坊邻居家的小郎君,很是喜欢,常逗他们玩呢。摩诘还说,最好生个女娃娃,他要亲自教她琴棋书画……”
      一聊起王维,璎珞脸上就散发着一种甜蜜的光芒,那是沐浴在爱中的女人才特有的光芒。
      看到女儿和女婿感情如此厚密,崔夫人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高兴地说:“璎珞,这女子怀孕呢,一半是缘分,一半也和身子有关。你这身子骨有点单薄,趁这几日在娘身边,娘让福嫂给你调理调理。把你养得白白胖胖了,再让摩诘带你回济州。”
      “娘……”璎珞一如小女孩般,将头靠在崔夫人肩头,心里是美滋滋的甜蜜。是啊,如果将来有了娃娃,这个娃娃会更像王维,还是更像自己?不经意间,一片红晕飞上了璎珞双颊。
      当璎珞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时,玉真公主则得知了岐王痛失爱子的噩耗。
      此时,她正准备陪师傅司马承祯离开四川青城山,前往山西王屋山。她当然明白,侄儿的去世,对岐王意味着什么!
      宁王、岐王、薛王都是唐玄宗的亲兄弟。在这众多王爷中,唯独岐王子嗣最为单薄,膝下只有李瑾一个爱子,一脉单传。
      如今,岐王连这唯一的血脉都断了!人世间,还有比这更残酷的事吗?
      司马承祯和岐王也很相熟。闻此噩耗,司马承祯低眉敛目,叹了口气,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事势所至,非人力可以挽回,唉。”
      自721年春天在长安分别后,玉真公主也有一年没有看到岐王了,她想了想,说:“师傅,我想去华州看看四哥,再陪您去王屋山,可好?”
      司马承祯自然同意。于是,在众小道士的陪同下,师徒二人踏上了去华州的路。
      这天,王维正陪岐王在窗下对弈。
      窗外,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屋内,檀香幽幽,余音袅袅。岐王一脸平静地看着棋盘,似乎要将全部注意力,都凝聚在这方寸之间。
      不知内情的人,或许无法从岐王脸上看出丝毫端倪。但,王维明白,岐王是在努力化解心底的悲痛,让自己可以走出来。
      对弈正酣之际,忽然门人来报:玉真公主和道教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道长到访。
      岐王和王维都颇感意外,忙放下手中棋子,整理衣冠,忙忙地迎了出去。
      岐王大踏步走在前面,王维紧随其后。他们穿过游廊,绕过屏障,果然看到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正等候在门外。
      岐王悲喜交集,快步走到司马承祯面前,抱拳作揖道:“不知道长和妹妹大驾光临,本王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王爷言重了,贫道消受不起。”
      “四哥,一年不见,持盈甚是牵挂——”玉真公主也迎了过来,正开口说第一句话,就一眼看到了岐王身后的王维!
      刹那间,她怔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
      一年来,她曾无数次想过,今生今世,她还会和王维重逢吗?如果重逢,将会在何时、何地、怎样的场合呢?
      她假设过各种情景,独独没有想到,会是在这样毫无心理准备的场合重逢。
      一时之间,她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她只觉得,眼前这个面如冠玉、长身而立的俊朗男子,依然不改当年的“风姿都美、妙年洁白”,甚至比当年更气宇轩昂、卓尔不凡……
      还是王维打破了这一僵局。
      他快步走到岐王身边,对着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晚生摩诘,拜见道长和公主。”
      司马承祯虽未见过王维,但已听说过王维其人。他看了几眼王维,捻须微笑道:“王参军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贫道甚是喜欢。”
      “道长谬赞了,王维拜读过您的《坐忘论》《天隐子序》《服气精义论》,心中有许多困惑,正想向道长请教,还请道长不吝赐教。”王维久仰司马承祯盛名,此番偶遇,也是意外之喜。
      玉真公主脸上的瞬息变化,或许逃得过司马承祯的眼睛,却逃不过岐王的眼睛。她和王维之间的种种,岐王最是心知肚明。
      他看在眼里,懂在心里,说:“道长,持盈,你们车马劳顿,一路辛苦了。请随本王到府上好好安歇。”
      “好,请。”司马承祯点头微笑。
      于是,玉真公主扶着司马承祯的左手,跨进岐王府。一旁的王维也忙扶起司马承祯的右手,向大堂缓步走去。
      清风徐徐吹来,裙袂翩翩,青衫飘飘。
      玉真公主微微低头,用眼角余光悄悄看了一眼王维。只见他神色温润,嘴角含笑,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不禁莞尔一笑。
      他们似乎默契地踩着同样的步调,行走在这无边的春风里。
      这一刻,玉真公主恍惚觉得,横亘在她和王维之间的司马承祯,如果是一位能替她千里系红线的月老,该有多好。
      只可惜,司马承祯手里只有麈尾,没有红线。他只能当她的师傅,成不了她的月老。
      “能和摩诘这般并肩而行,一生之中,能有几回?那么,就让这段路长一点,再长一点吧。”
      此刻,玉真公主的心里,似乎只装得下一件事,那就是,她和王维终于重逢了。其他的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重逢本身。

第41章 意外重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