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吕大良的坚持[2/2页]

重塑南唐 月下青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最早进入讲武堂学习的孤儿之一,却远没有赵虎那么幸运,他甚至都没有随侍裴茳登陆夷洲岛的机会。
      羡慕归羡慕,吕大良也很清楚自己与赵虎之间的差距。数学、地理、测绘和航海术相差并不太多,但在战术、体能、武技和战棋推演上,却远远不是对手。尤其是陆战推演,连洪佻先生对赵虎也是赞不绝口。
      跟着山长登陆夷洲岛的,大都是各门学科中的佼佼者,如赵虎这般身兼数科之长的,只能说是凤毛鳞角了。
      不过听说在去年新进讲武堂的一个叫崔昊的学弟,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深受各位师长的关注。刚刚在上个月,山长已经宣布,崔昊将在今年随他一同登岛。短短一年的学习,就获得了登岛的资格,是讲武堂三期学生里用时最短的一位。
      讲武堂中,天才辈出。这让吕大良这种资质不算非常好的学生压力很大。但是吕大良总是记得山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上,从来不缺乏天才,缺乏的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决心。认准一件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哪怕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也能做出精到极致的事来。
      人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坚持。水滴石穿,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正因如此,吕大良在实习期选择专业训练方向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航海。他决心要成为“四海行”舰队中的一份子,做一个优秀的船长,在山长所描绘的“海上无敌舰队”中占据一席之地,纵横四海,扬威天下。
      愿以一身肝胆和热血,为山长的海上梦想做个小小的马前卒。
      这就是吕大良的坚持。
      吕大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资质平凡的人同样可以发出最炽烈的光和热。
      “拂晓号,平均航速十一节。”吕大良拿过曹云记录和计算的纸,一丝不苟地复核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口里复诵了一遍结果,并认真的在报告上填上这一组数据。
      测“拂晓号”的平均航速只是他们这一个实习小队的第一个课题。接下去还有九个课题,如夜航定位、船队后勤保障能力提升、高雄港八千石船泊位设计、夷洲岛铁矿勘探等等。
      实习期为一年。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们这个小组要完成以上十个课题,并提交课题报告。经裴茳审核通过后,他们才能获得正式担任“四海行”职司。
      如吕大良,他的申报专业是航海术。如果实习期表现优良,那么毕业后的第一个职司就是分配到某条船上担任见习船长。由老船长带领继续学习培训一到两年,经考试合格后,就能成为某条新船的正式船长了。
      而曹云,他的申报专业则是建造术。他毕业后的第一个职司肯定是夷洲岛上的见习建造师,见习期满并经考试合格后,将带领一个新的建造团队为夷洲岛进一步开发担任码头、仓库、民宅、高雄新城等等的建造工作。
      同一队的还有申报地质勘探专业的李东阳,申报后勤保障专业的周翔,申报农业栽培专业的邱建树。
      他们是一个共同的团队,选择的专业或许不一样,但努力和坚持的方向却都是一致的。
      发光和发热。
      为了自身的价值体现,也是为了报答山长裴茳的似海深恩。

第二章 吕大良的坚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