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听说是上任官职期已满,转官到了巴地之忠州,因此过路此地,此时恐怕已向上游越过三峡了。”毕节回答道。
巴地,就是后世重庆周边区域。
忠州,宁北没有听说过,估计是个小州,不怎么出名。
这么说,白居易短时间内还是回不了长安了。
“白公可有在此留下何佳作?”周明章又问道。
“那却是还没有听说,或许时间不久,还不曾流传开来。”毕节回应道:“不过,数年前,白公去江州前,曾在此作诗一首,也是佳作。”
“白公出手,自然不赖。今日在此,各位不妨多看看,做诗于此。”朱阳说道。
“不敢呐,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皮启明此时摇着头,装模作样地说道,就差拿把扇子摇起来。
他这一说,其他人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看样子这皮启明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刚才那句话据说是当年李白说的,不知真假。
既然如此,大家都没有想着去写一首诗,今天就当是纯粹的观景了。
“名章,宁郎,你等到江夏来,可有何事?会盘桓多久?江夏此地风景极好,若有闲暇,我等不妨一起四处游览。”朱阳热心地问道。
“朱郎,我等只是路过这里,明日即将顺江而下,去往扬州苏州一带。”
“那甚可惜。”
“此事且不提,周郎和张秀才既然来到江夏,今日我做东,在酒楼招待几位。江夏虽比不得南夏,但也有独特之处,是他处所无的。”毕节豪气地说道。
周明章听到他的邀请,看了宁北一眼。
“此行来到江夏,也想多结识各位友朋,那就先多谢毕郎君的盛情款待。”宁北点头应下了。
众人又观看了一会儿风景,才一起下了楼。
宁北先跟大松交代了一番,然后随众人一起去往江夏城。
江夏城在黄鹤楼的东北方向,不是很远,眼睛视野里都可以看到。江夏城比南夏城要小一些,城郭周边也没有那么密集的人家。
先前一直呆在南夏,只觉得这时代南夏经济水平也就那样,只能称的上是小繁华,跟后世的县城都完全无法比。
直到出了门,一路过来,对比之下才发现,南夏已经是汉水流域最繁华的城市了,并且远远超过了一路上见过的其它城市。
如此对比之下,可见农业时代与后世工业时代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也可以感觉到,南方的开发空间还是很大的。
江夏是鄂州的首府,地位上也就比南夏低小半格而已。
进了江夏城,发现江夏虽然不大,但是商业也挺繁华的,在见过的几个城市中仅次于南夏。
街道上南来北往的人不少,很多人从衣着打扮上看的出来明显是外地来的,还有些人明显少数民族的装扮。
毕节在一家颇为豪华的酒楼招待大家,菜食上也确实颇具特色,大部分是宁北从来没有见过的。
“这鱼,可是长江中独有的,可以一试。”毕节指着桌上的两尺长的大鱼说道。
&
第574章 结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