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很明白,炼铁的技艺一辈辈摸索传承下来,任何改进都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太可能。
而且他也很清楚,这两座炼铁炉子当初还是在官匠的操作下才建起来的,至少前几年张东家对相关的工艺并不是很了解精通,现在竟然说要改进炼铁炉。
不过他在这半年也见识到了张东家的许多神奇之处,与常人很不一样,奇思妙想非凡,说不定还真有很大可能,所以没有直接开口反驳。
“我觉得现在这两座炼铁炉,炼铁的时候,炉中的温度还不够高,炼铜还可以,炼铁就差了不少。
因为温度不够,勉强炼出来的铁水品质不怎么好,杂质很多,所以要想办法提高炉中的温度。”
几年接触下来,温度,杂质这些概念柴铁匠已经能充分理解了,这方面他对宁北也佩服的很,描述的很恰当,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他点点头:“若是这温度能再高一些,确实更好使,这么说,宁郎君已经有法子叫炉子里面的温度更高了?”
“经过我的观察,发现现在这炉子里的温度不够高,很大原因是因为往里面鼓风的时候,冷气进去了。
所以我想,若是进去的的不是冷气,而是热气,炉中的温度很可能会更高一些。”宁北解释道。
柴铁匠想了想,赞同道:“这个理,似乎确实讲的通,只是将冷气改为热气,温度到底能提高多少呢?若是提高的不多,也没太大效用,反而不划算。”
这时代的人包括柴铁匠,关于温度的概念,只停留高低,冷寒的基础上,顶多就是极热,极冷,没有度数计量的认识。
所以完全不知道热空气和冷空气之间温度到底相差多远。
“既然理论上是对的,实际有多大作用,总要试过了才知道。冷气预热的办法已经有了,炉子炼铁的时候,本身就会产生大量高温的热气。
只是先前这热气直接排放掉了,很是浪费,我们可以将这热气回收起来,对进入的冷空气进行预加热,冷气的温度自然就会上来了,就成为了热气进入炉中。
并且,我们还可以专门用炭火对进气管道进行加热,让空气的温度更高。”
这道理说起来很简单,柴铁匠这个老工匠一听就明白了,“我懂了,这道理很通透,确实可行。”
旁边宋良也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
接着柴铁匠面带喜色,“若是当真有大用,能炼出好铁,可是少有的大事,若是献给官府,宁郎君也是大功啊。”
果然不愧是军中出来的老工匠,思想觉悟高的很,事情八字还没一撇,这时候先想到的竟然是将这技术献给官府。
宁北不置可否:“这件事,不是小事,现在和以后可要严格保密,知道的人就我们三人,绝对不能告知其他人。”再次叮嘱半带警告说了一句。
两人点点头。
既然道理说通了,得到了二人的认可,随后,宁北拿出早已画
第537章 神奇之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