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规划,建一个园林,绝对比这里更好,美哉。”宁北观望了一番,想象着说道。
他真的起了这种想法,只是现在事业还没安稳,正处于发展奋斗的阶段,等真正有了自己的根基,能够在南夏独立,大概就可以起园子了。
唉,一年多了,后世那个时代应该是回不去了。
“南夏周边,要论风水好的地方,莫过于砚山周边,山水俱有。”崔先生说道。
“嗯,将来就在砚山一带修个宅院。”宁北很干脆,那里风水确实不错,离城也不远。
“咦,宁北,崔自安。”门口处一个声音传来。
两人望去,对面过来两个人,当前的是曾经见过的州学助教蔡林。
“早啊。”
“自从元宵日过后,就没见过你二人,今日可见到了。我与你二人介绍,这位是席和,他常年在外。
二位可能不认识,但是他的父亲你等定听说过,出自本南夏的书法大家席夔先生是也。”蔡助教指着身后之人介绍道。
席夔是谁,宁北想了下,完全没有印象,看来在历史上的名气还不够大。蔡助教说此人书法好。
然而宁北以往对书法什么的不很感兴趣,历史上很多书法大家的名字他知道的没几个。
“哦,原来是席夔先生之子,席公尤其擅长隶书,他的笔墨自安也曾有幸见过,当真大家气象,心向往之,幸会。”崔先生拱手回应道。
“幸会。”宁北也跟着回应。
“同幸会,我虽归南夏不久,已数次听说两位之名。崔自安之名,早年就曾听说,只是一直无缘相见。
宁北乃南夏今年之新秀,和今日有幸能与两位相会。”席和话语朗朗,言辞恳切,看来在外也没少交际。
‘两位,若无其它安排,不妨进屋同坐。”崔先生提议道。
”嗯,同坐。”
“席郎,还请问令尊如今在何处高就?”众人落座后,崔先生先问道。
“家父如今在福州任县令一职。”席和回应道。
“福州,听说在东南沿海,吴越之南,颇有些遥远,不过也是一方重镇,可见令尊也颇受朝廷重视,往后刺史可期。”
“刺史可不敢想,家父进士二十余年来,向来不擅官场经营,他早已说过往后能寻个司马终老已足愿。”席和如此说道。
“司马一职落得清闲,席公专心书法,也大有可为,名垂后世,不定更胜一筹。”
“也只能如此想了。”席和如此答道。
看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中进士的人想中进士,中了进士的人想有个实权官职,有个官职的更想着步步高升,主掌一方甚至匡扶社稷,这就是官场。
“席郎君,你既然在福州待过,那么说来,对东南沿海一带风土人情应当比较了解了,能否介绍一番那地方的情况?”宁北问道。
其他几个人此时也感兴趣地关注过来,毕竟大家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我在福州处了近两年,跟本地人自然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当前在南夏大约就属我知晓的最多了。”席和笑了笑,自信地回应道。
第510章 发展奋斗的阶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