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想,是这个道理,点头表示赞同。
“若是我们将木板上的字切隔开来,变成一个个单独的小块,每个小块上面一个字,是不是就可以根据情况重新排列,往后就没必要再雕刻新的木板了。
你们看,就如同这铜钱,这铜钱上面都有文字,我将这几枚铜钱一字排列开,涂上油墨,岂不是可以印刷出一排文字,大致道理就是如此。”
崔先生和周明章听过后,恍然大悟。
“我以为子清说的所的极有道理,如此简单的方法,就可以省去无数之功,我之前竟然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当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周明章感叹地评价道。
“想来的确很有道理,拆板为字,排列组合,就可以印制出不同的书籍,确实奇想。”崔先生也赞叹道。
“这种方法我称之为活字印刷,大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里面还有很多障碍困难之处,需要先想办法解决,否则,不一定能提高效率,说不定还比不上当前的板印。”宁北说道。
他们二人只明白了这个道理,以为很简单,实际上活字印刷并不简单,其中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材料和工程问题,技术难题也不少。
若不是工艺难度大增,也轮不到他宁北来开创,这时代搞印刷行业的人早已采用这种方式了。
万事开头难,当然现在在这里就没必要解释的太清楚了,解释了他们也不怎么懂,即使懂了也帮不上忙。
崔周二人见宁北不愿参说,也就不再问。
隔行如隔山,实际上他们对工程技术方面不怎么懂,也不很感兴趣,那些东西想起来就让人头脑迷糊。
这点也是成年人之通性,成年人的好奇心已经被磨灭的差不多了,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不再追求刨根问底,而是有意识的会回避。
“子清先前推脱了一些聚会,虽说都有答复,但还是招来了些许非议,有人说子清太过高傲,看不上主人家的邀请,背后诋毁你之名声。
我和自安兄在场,自然会为你解释,但还有些时候我等不在或者没有当场听到,就无能为力了。”周明章提到这个。
“多谢明章和崔兄的维护,若是有人硬要诋毁,且随他们去吧,嘴长在他们身上,拦也拦不住。人怕出名猪怕壮,是非不招自来。”
没办法,如今真是工场起步的时期,非常关键,宁北必须全程参与。制造业本就是一件费心费力费时的行业,他不是天才,参与的过程也是研究和学习进步的过程。
“你倒是看的开。上月你和自安兄的获得贡赏之事一传扬开,倒是杀了不少人的口风,哈哈,痛快,凭才能取得贡赏,让他等无话可说,再如此说就打实成了背后嫉妒小人。”
“说实话,经过上次贡赏的事,中华楼的生意又好了不少。不知崔兄可否受到影响?”宁北问道。
“自然有的,此事过后,不少人家送孩子到我的学堂来启蒙,如今学堂里学生数量已几乎番了一番,有三十余了,我已将他们跟据学习进度分为三个课堂,分别教学。”
“这么多学生,崔兄往后要劳累很多。”
&nb
第503章 隔行如隔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