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公,慢走,恕子清不再远送。”
“你也好自为之吧。”
皇甫??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说什么,就此离去。
一日,崔先生家里,周明章也在,几人小聚。
“子清,这数月,似乎一直见你处于忙碌之中,几次聚会都被你推脱,感觉我等今年似很久都没有聚在一起坐下来闲谈过。”崔先生这样说道。
“这些日子,并非故意拒绝崔兄和其他几位的邀请,平时的确是忙着脱不开身,节日又不便打扰。
我义兄在城南新建了一家工场,这几年我一直忙着工场的事,这段时间才稍微轻松一些。
人就是这样,忙的时候,老想偷懒,闲的时候,又想找点事做。”宁北认真解释了一番。
“此工场是做何,值得如此费心费力。”
“这段时日也没做啥,只是生产了一些人力车,你们若是经常上街,应当也看过,就是新出现的那种人力拉客的轿车。\"
“原来那些车是你家造的,难怪我看到那些车身上后面还刻着中华两个字,先前还觉得奇怪。
没想到跟中华楼还真有关系。我还乘坐过两回,确实与寻常之车感受不太一样。”一旁的周明章带着惊讶说道。
崔先生听后皱了下眉头,直言道:“子清,莫怪我多言,这新车我也见过,确实有些奇特之处,但以子清之才,在此上面耗费精力,未免是大材小用。”
“自安兄的这番话我也赞同,子清你乃真有才之人,当有更大作为才是。”周明章也点点头附和道。
“崔兄说的是,不过这轿车只是试手而为,并非真正的目的,之所以建这个工场,是为了一件更重要的事。”
这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与后世是不一样的,当前有学识的人大都视工商为末流,这并非是某个人的个人品德修养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导向就是如此,千年来已深入人心,都理所当然的以为就是如此。
宁北拿出之前和郑懈的说辞,解释了一下改进印刷术的愿景,果然涉及到书籍这么高雅的东西,二人不再就此疑难。
“子清想凭借印刷之术,将书籍普及天下,意愿虽好,恐怕不是轻易之事,既然敢加此而为,莫非心中已有实现之法?”
“的确有一点想法,“宁北从身上掏出几枚铜钱,“印刷术的改良的目的就是提高印刷的效率,也就是同样的工夫获得更多的产出。
当前印刷采用木板雕刻印刷,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木板的雕刻上面,所以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提高这点上的效率。”
“这个我能明白,莫非子清能有方法雕刻的更快,那跟这铜钱有何干系?”周明章问道。
“雕刻的更快当然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方法,但我们换可以换一个思路,木板雕刻还有一个弊端是雕刻完以后不能再修改。
往后若是不再使用,也很浪费,即时有些改动,就必须雕刻新的木板,费时费力。”
第502章 虚心修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