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过来,那时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因为马上就会发生大事,太后可能无暇顾及我们这里。我们有了喘息的时候,两千支枪足够搞出大名堂了。”
“会发生什么大事?”
“我还不确定。我准备开一次社员大会,总结一下过去的工作,把一些规章制度确定下来,然后布置一下下一步的工作。同时跟大家讲讲课,提高一下思想认识。”
“那好,我们开始准备吧。”
校场里,冯邦和**各自挑选了一些人,然后大家就找了间房子研究起文件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群当过兵的人看着一张张文件都头皮发麻。
“三人一组,九人一班,三十人一排,一百人一连,这就没了?连之上是什么?”
“还有,你看,每个排有排正排副一个通讯员,每个连除了连正连副还有一个大夫,一个文书,五个火头军,还有这个指导员是干嘛的?”
“战斗之前要指定代理军官,以便自己阵亡之后队伍有人指挥。谁会这么晦气,说自己会死。”
“买卖公平、说话和气、不调戏妇女、不损坏庄稼、借了东西要还、打坏东西要赔,这些事情怎么也是纪律?管这么宽干嘛?”
“不打人骂人,官兵平等,那我怎么管下属?”
“不虐待俘虏,怎么,我还得供着他不成?”
“看这里看这里,不准拿百姓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打仗嘛,谁不是图个求财,要不然把脑袋挂裤腰带上跟着你喝风啊?归公的东西,还能落到我们兄弟手上吗?”
“结婚要打报告,然后由指导员调查,调查确实是两情相悦,经批准之后才能结婚。写信要经过指导员查看才能寄出去。这管得也太宽了吧?”
“还有这里,不准抽大烟,不准嫖女人,不准赌钱,不准在营区饮酒,那我们干什么?当和尚吗?干脆把不能吃肉也写上去好了。“
“干什么?这里写了,每天要干的事,起床,出操,洗漱,吃饭,军事训练,午饭,文化学习,晚饭,点名,睡觉。天天都要这么干,安排地明明白白的。”
“个人卫生要清洁,营区卫生要打扫,驻地活动要参与,这三件事还没算上呢。”
“怎么洗澡也要写出来,我这二十多年白洗澡了吗?”
“每月军饷初三发放,士兵四两,军官五两,大夫也算军官。伙食以连为单位进行采购,每月一百两,账目公开,结余平均分配,每三个月发一套衣服。这还好,比绿营好。只要能够按期执行便好了。“
“不过规矩也太多了。”
“对对对,管得太严了。”
“不行,要跟吴先生说,这样怎么招得到兵。”
**说:“当兵的人和百姓不一样,当兵的就得有当兵的样子,军队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让你干嘛就得干嘛,要怎么干就怎么干。看这里,如果不服从军令,批评教育,跑圈罚站,关禁闭,开除,枪毙。军队就是要令行禁止,如果做不到,就上不了战场,就会打败仗。我们吃了败仗就会死,比死还难过的,是我们的家人会遭罪。要想打胜仗,就得听指挥。“
冯邦说:“都听好,这些规矩才是正正经经一支军队的规矩,谁不想来的,谁觉得自己受不住的,我们中华社不勉强,现在就可以离开。”
一个绿营老兵说道:“你冯邦算老几?开口闭口中华社的。吴先生只不过看你喝过一点洋墨水,高看你一眼罢了。当兵可是苦得很,不是你这种公子哥能来的地方。按我说啊,”另一个人在后面撤他的袖子,那绿营老兵不理睬,继续说:“你还是回你爹那里,领个闲职抱窑姐去吧,到时候日子一苦,可别在这里掉眼泪。哈哈哈。”他笑起来,见其他人都没笑,便说:“怎么,你们也怂啦?”
冯邦越听,手上的拳头就握得越紧,**看在眼里,一方面希望冯邦离开,自己可以当民军第一人,可是想到吴大佛说的话,又觉得自己应该制止这种行为,这么一犹豫,就听一个年轻人说:“老包,冯连长拿了中华社的委任状,他身上也有中华社的胸章,他就是中华社的人,代表中华社来当连长的。”
这句话点醒了冯邦,他收起怒火,说:“我是中华社的人,民军是中华社的民军,这些规矩,就是民军的规矩。我现在代表中华社说句话,不愿意遵守的,不要加入,不尊重中华社的,就是哭着喊着要这五两银子,也没得给。现在我问你们,民军的规矩在这里,愿意遵守的留下,不愿意的,请现在出去。”
第95章 招兵买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