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认识吴先生这么久了,这建始的武侯,都是我帮他招的。没人比我更懂招兵买马的,我去跟他说,就这个规矩,别说两百人,二十个人都找不齐。”
冯邦说:“你想找,你去找。**,你看出来没有,这些规矩都是针对现在这些兵丁的,我不知道北洋的规矩是怎样的,但我知道没有这些规矩,就不会有支能打仗的军队。”
**说:“北洋的规矩也多,但没有这么严。冯兄,要不然找吴先生说下?”
冯邦说:“要说你去说。我一连是头一号民军,所有规矩严格执行。各位,愿意守规矩的,来我一连。”
此话一说,所有人都沉默了,那个提醒冯邦的年轻人说:“我参加一连。”然后又有一个年轻人加入了。其他人虽然没说,但都跟着**出去找吴大佛去了。
冯邦说:“我叫冯邦,直隶人,中华社社员,法国军校毕业。”
年轻人说:“我叫胡世炎,福建人,福建船政学堂毕业。”
另一个人说:“我叫李三大,广东人,没上过军校,南洋公学毕业。”
冯邦说:“好,胡世炎你当连副,李三大你当指导员。我们把这些规矩研究透,明天去招兵。”
那边,**和老包带人找到吴大佛,陈说这些规矩没法招到兵。
吴大佛听完,说:“冯邦怎么没来?”
老包说:“冯邦,还有那两个小子都是刚出学堂门的,毛都没长齐,就没在兵营呆过,以为真的凭这些规矩就能招到兵。吴先生,这些规矩,就差不能吃肉了,比和尚都严,东山庙里的和尚我都看过他们吃肉。当兵不是当和尚,现在建始县附近有土匪了,要尽快招兵,不能搞这么严。”
吴大佛说:“我前面写了民军的宗旨,你们看了吗?”
众人面面相觑,吴大佛说:“你们先去看,看完了也不用再来找我。如果还是觉得招不到兵,那就让那几个书生去招兵试试吧。你们去找闻二多,看武侯那里还缺不缺人。”
老包说:“吴先生,你说,你别,我只是说······”吴大佛挥挥手,说:“去看民军的宗旨。”
众人只好离开。
回到驻地,只见冯邦他们三个找来几块大木板和笔墨,把各种规矩一条条写在木板上。**硬着头皮上去问:“冯兄,那些文件里有张纸写了民军的宗旨,你知道在哪吗?”
冯邦指着墙上说:“在那,我贴在墙上了。”
他们赶紧去看,一个人说:“徐连长,你念一下吧。”
**念到:“民军之宗旨。民军乃中华社成立之军,服从中华社指挥,宗旨与中华社宗旨一致,为推翻压迫者,解放被压迫者,让人人都过上和平、自由、平等之幸福生活。为此,民军需与世界上所有的压迫者武装战斗,故民军之战士须有最高之觉悟,最严之纪律,最强之战力,最优之作风,为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而殊死战斗。”
**念完,说:“各位,民军就是这么一支军队,我是中华社员,我宣誓要服从中华社。所以我也必须按照民军的规矩来招兵训练。愿意加入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吴先生说了,可以去找闻二多当武侯。”
老包他们听了,又看了看那边正在逐字逐句抄写纪律的三人,一些人留下,老包带着一些人离开。老包边走边说:“说得好听,想得好美,等招不到兵了,再看吧。”
晚上,冯邦和**各自带着人在油灯下看文件,因为文件只有一份,所以双方传来传去。冯邦见状,说:“**,吴先生说了,我们要一起摸索,明日我们各自招兵,各自训练,看谁能最快练出一支精兵来。”
**说:“我这里都是老兵,带兵有经验。别看你是一连,未必比得过我。有不懂的,尽管来问。”
冯邦说:“那我们就比得去,看你的土办法管用还是我的洋办法管用。”
第二天,两队人分别在县衙大门口两边摆开桌子招兵。冯邦这边,李三大就着木板一字一句地念军队纪律,胡世炎则一遍一遍地说着民军宗旨。那边,**则拿着从吴小柔那里借来的一大袋银两大声地吆喝着“当兵每月四两,军官每月五两,每月初三准时发饷”的待遇招揽人员。
效果区别明显,不到一个时辰,**就招了四十多个人,冯邦一个都没招到。冯邦有点着急了,也喊道:“我和那边的一样,都
第96章 众人学民军宗旨 书生荐兵学新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