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3章 瞿先生果然不在乎过江[1/2页]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说画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院子里摆的是好几个八座大圆桌,铺着金缎桌布,还有成套的杯盏,中间是一盆牡丹。
      上首还搭了一个小台子,放着一个立式话筒。
      杨风看得仔细,还给黄霄和焦小花指布景的细节。
      黄霞和焦小花从进来就紧张得不行,害怕自己不配出现在这里。
      杨风给他们灌溉知识也不知道听进去几句。
      杨风自己倒是还挺高兴的,刨除来的目的,就算在广州没有谈成合作,能参加这样一场盛会也算不虚此行了。
      现在瞿老先生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她已经看穿了自己的作用,不过就是个拖延的借口罢了。
      而且她耗神耗力,最终的得益者也是拉扯的双方,和她毫无关系。
      可在交流会上又不一样了,她能结识多少人,获取多少信息,这些才是真正属于她的。
      她对小厅里摆放的那面小屏十分感兴趣。
      问了焦小花,虽技艺不同,焦小花也能看得出来这手艺不简单。
      “我是比不上的,跟我娘差不多了。”
      杨风招招手,把倒茶水的小姑娘叫过来。
      “你知道小厅里那面绣着山水的立屏出自谁手吗?今天会到场吗?”
      “没有,今天除了我们几个就您和这位,两位女士。”
      小姑娘可能是被提前交代过,对杨风毕恭毕敬,有问必答。
      杨风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她总觉得羊城领导被瞿家那位拿捏了。
      若是重男轻女,立宗开祠,南部地区排第二也没人敢排第一了。
      瞿老先生打着认祖归宗,重立族谱的名义回来。
      在羊城,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他再作,都有人会找补,认为这是正常的,应该的。
      可若是回了中原地区,曾经遭受过战乱,十不存一的地方,人们对家族是看中,可远没有这里重视。
      杨风一边思索着地域文化,一边听小姑娘的讲解。
      小姑娘许是培训了好一段时间了,对这交流会上的东西如数家珍。
      可来的人又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不怎么好说话的。
      见杨风这么温和,还乐意听她讲解,一时话就多了些。
      “这面小屏还有交流会上的伴手礼都是请了刺绣大家专门绣的。
      您眼光可真好,小屏是余秀婉绣的呢,这可是羊城最厉害的刺绣大师了,她还会缂丝呢。
      今年才三十多岁,从小就会拿针,是天才呢,现在在纺织局任职。
      对了,伴手礼有手帕,丝巾还有扇子和茶叶,都是上好的东西,您可要记得拿。”
      杨风温和地笑了笑:“好,我会记得的,这次交流会可真隆重啊。”
      小姑娘眼睛亮了亮,自豪地说:“那可不是嘛,我们练倒茶都练了好几天,连这喝水的杯子都是专门做的,是德化最好的白釉瓷呢。”
      杨风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种行为,国内顶级大佬居然蹭一个外商的顶级待遇。
      关键是这种现象还要持续好多年。
      她情绪管理能力一流,不喜欢却也不会让自己执着于此。
      “你叫什么名字呀,交流会结束以后有时间吗?我还要在这里呆一天,请你陪我逛逛可以吗?”
      杨风本想着这姑娘要是不同意,也可以直接找这边负责布置的负责人。
      问问她感兴趣却没有到场的手艺人的联系方式。
      没想到小姑娘眼睛更亮了,训练过的仪态也有些不稳:“我叫梁芷兰,有时间,有时间的!您想去哪儿?我陪您去!”
      她有些过于激动了,杨风目露疑惑。
      梁芷兰也没想过不仅能见到喜欢的作者,她还这么温柔这么好说话,这么主动地跟自己打招呼。
      稳了半天的心情也稳不住了,心里的喜悦破土开花,马上要溢出来了。
      她强忍着羞涩说:“我家里有几本《妇女能顶半边天》,不知道您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现在就有签名业务了吗?
      杨风虽然写书,但她时间紧张,还没有参加过作协活动,不知道现在的作者都是什么画风。
      不过签个名字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那你明天可以带着书,我给你签名字。”
      小姑娘得到了回复,苹果肌又提了提。
      主办方在烈日高灼之前开了场。
      杨风见识过了当场行书作画,听了一小场古典音乐会之后瞿家人才姗姗来迟。
      杨风后头缀着两个人在瞿老先生的阵仗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一行西装革履的保镖护送之下,一身唐装的瞿老先生,提着一串水头十足的珠子,笑容慈祥地走进来。
      一个照面杨风就知道这人不简单。
      而且她猜得没错。
      他就是故意装相,在拿捏政府,想要攫取更多资源。
      这一身派头,这个时间点儿来像是个要见偶像的人吗?
      跟刚刚那女孩儿比差远了。
      他声势浩大,出现在园子里自然就成了主角。
      和已经努力装扮了仍显朴素的大佬们不同,他端着身份还要显出自己平易近人。
      像是视察一般,一个屋子一个屋子走过去跟人问好寒暄。
      杨风在角落瞧了几眼,就进了会客厅等着。
      没一会儿一个面生灰西装的工作人员就带着一身黑的保镖过来请人。
      进了小会客厅,瞿老都没站起来招呼着她坐。
      “真是少年出英才啊,过江先生写养兔方法论的时候还没有二十吧?”
      杨风心里一紧,很是怀疑这么些天有多少人给他送消息。
      她努力多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把过江和当初写养兔方法论的杨风联系在一起了。
      而且因为当时的特殊身份,前几年上面也不会去宣传养兔方法论的作者。
      和普通人上了报纸即远近闻名不同,她当初火的只有文章,谈论杨风这个名字的并不算多。
      压下心中的不适,杨风笑着说:“我还以为您会更喜欢大江两岸那篇文章呢。”
      瞿老先生摆摆手:“那篇文章让我认识了国内还有如此优秀的作家。
      不过养兔方法轮这篇文章对我们这种生意人来说才是真正的字字珠玑啊。
      我在农场也按照你的方法养殖了兔子,一年的利润也能有个一百来万吧。
      不算多,却也很不少了。”
   &

第253章 瞿先生果然不在乎过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