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3章 瞿先生果然不在乎过江[2/2页]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说画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种不动声色的炫耀才是最勾人的,难怪那些领导都笃定瞿家有很强的实力。
      就是这白白拿了别人的东西还拿出来炫耀自己赚了多少钱的行为,真是让人不爽啊!
      “我们研究这个可不是为了赚钱呐,是为了让更多农民吃饱肚子。”
      瞿老先生呵呵呵地笑着,也不接话:“杨风,过江……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并不出名,普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和笔名也不能联系起来这个典故。
      可见瞿老先生的功底之深厚,这样一个人,说自己因为过江的一篇文章思乡之情难抑,着实是可笑。
      但这就是政治生物惯用的做戏伎俩。
      你明知道他是假的,却不能阻止他做戏引起的共鸣与同情。
      这场谈话没有关于大江的内容,没有那片茫茫芦海的故事。
      却有很多恭维和引诱。
      杨风的才华似乎成了天上有地上无的稀有珍宝。
      似乎现在的生活待遇委屈到不行。
      似乎她出去,去任意一个地方都能住豪宅和香槟,参加数不尽的上流宴会。
      看杨风稳坐如钟,瞿老先生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多谢过江先生百忙之中还能抽空见我一面。
      今天的对话十分愉快,我以后也会经常来内地的。
      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多多见面。”
      杨风也恭维回去:“能见到有一腔爱国之心的瞿老先生,我也十分高兴,咱们国家正是朝气蓬勃的阶段,您回来一定大有可为。”
      前期又是被这个找上门来,跟那个谈合作的。
      换来的也不过就这不到半个小时没营养的谈话罢了。
      也幸好这些都是人情关系,不是货到付款,不然万一谈话效果不好,合作也吹了。
      瞿老先生离开以后,杨风让黄霄去找那个女孩儿约时间,见面地点就约在宾馆。
      然后就让李胜带着他们去找郝副市长。
      情况汇报了以后,杨风又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他的合作意向还是很明显的,主要问题还是在订单大小上,他拖着就是为了争取更大的优势。”
      郝市长赞赏地肯定她:“我们开会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决定联合周围几个城市向他谈个更大的合作。
      这次辛苦你了,你后天走是吧?
      李胜你也不用急着还,让他送你们走。”
      杨风没有想着占便宜,刚刚提了还车辞别。
      她在其中并没有起到大的作用,郝副市长现在还能如常相待,已经是心怀宽广了。
      推让了几次,杨风还是收下了郝副市长的好意。
      回去时车停在报亭,杨风让黄霄把最近积压的大报纸都买回去。
      事情都解决了,杨风还是熬了一个夜。
      她有一段时间没有看日报了。
      连着日报,晚报,各种稍有名气的报纸,就算只是粗略地看标题和大概也用了好几个小时。
      最后找出来的专业论述竟然都高达十篇。
      这还是一个地方的,全国加起来应该不在少数。
      现在开放了,国内外的信息流通也比以前简单了。
      国际上不乏像瞿老先生这般敏锐的。
      这些赤裸裸地放在报纸上的信息跟泄露机密也不差什么了。
      尤其是周边那几个盯着华国宝藏的,能放过这些免费的专利才怪。
      国家在这方面的意识不足,开放初期泄露了许多机密,杨风发现了这个事情之后遍体生寒。
      现在大环境如此,大家都没有意识,该从何下手她一时之间也没有头绪。
      第二天梁芷兰早早就抱着几本书等在了宾馆楼下。
      也是杨风最近心里事多起的也早。
      “你经常看吗?”
      有一本看着被翻阅了很多次,杨风还有些惊奇。
      自从她出了这本,再加上这半年来断断续续的一些不讨巧的文章,过江的风评已经没有以前好了。
      “是的,我一有时间就翻出来看看,您写得太好了,我还收藏了所有发表了您文章的报纸,您写得那些文章我和我妈妈都爱看,写得太好了!”
      打开了话匣子,梁芷兰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最开始是我妈妈爱看,她还用您提到过的方法清洗锅底,做菜……
      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小事。
      有一次我看到了您写得一篇游记,文字太美了,就买了很多书回来。
      包括您说的女孩儿一定要读书,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母亲,一个女人能影响三代人,这些观点影响了我很多,也改变了我的妈妈。
      不然的话,我现在应该就嫁人了。”
      能看得出来她是真喜欢,真感激,可杨风也正是因为这些文章遭到了很多攻讦。
      杨风长舒一口:“有用就好。”
      有用就好,哪怕影响一个人呢?
      这里的绣品从未跌下高峰,一直以来都有销路,甚至是远销海外的代表产品之一。
      杨风想见一见刺绣大家和人家谈一谈合作的目标折戟沉沙,生产白釉瓷的厂也在县城里。
      到最后只是去逛了逛牙雕厂和包装厂。
      此行最大的目标解决了,小细节杨风就没那么在意了。
      不是刚需,可以延后再联系。
      送完梁芷兰,回去的路上又经过了第一天遇到的那个小贩。
      黄霄心一动就让车停到拐角处,他再次去跟那个小贩攀谈。
      都谈成了一件一块钱,拿五百件。
      黄霄本还得意地想,这也算是履行承诺了,之前就说好进他的货的。
      结果跟着那个小贩走了两条街,他就意识到不对,扭头就跑。
      “追!”
      身后不知道从哪儿突然冒出来一堆人,手里还都拿着器械。
      黄霄拼了命地跑出巷子,发现车就停在巷尾,他刚上车,李胜就发动了车子。
      “怎么样?”
      黄霄急喘了几口气,还竖着手给杨风点了点赞,又给李胜点了一个赞。
      杨风早就说了,那个小贩当场没反应过来,回去他的头儿总能反应过来的,下次再用这个价跟他谈生意,他肯定会答应,然后等着他们的就是瓮中捉鳖了。
      黄霄非不信,想试试。

第253章 瞿先生果然不在乎过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