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七章 童家之行[2/2页]

俏皮农家女 松花树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坚持!”
      朱云景不可置信:“师娘,您说每日在院中走半个时辰就成?就走路?这样有何好处?”
      凌瑜笑道:“好处就是习武之后,你能飞檐走壁!在爆发之时,那马都跑不过你!”
      朱云景亮起双眼,躬身一礼:“多谢师娘,云景一定坚持。”
      纸鸢极力忍住笑,她以为她家夫人又是在哄人了,凌瑜挥手:“快上马车,咱们回县城了。”
      转眼又是夏征之时,城门口和坊间各处贴上了精忠报国的征兵告示,此消息又在县城炸开了。
      县城外停牛车的树下,几个捡牛粪的老头和些看牛车的老汉正聊得火热,被征兵告示激起血性的杨少华也凑到了跟前,他恭敬问道:“几位老伯,请问您们说着啥呢?这么热闹。”
      老汉看了眼杨少华:“小伙子,你一旁听着就是。”
      接着取下腰间的葫芦,仰头灌了几口:“几位老哥,先说老头子我喝的是水,不是酒哦,你们别当老头子我抠门!若是酒啊,老头子我定会跟你们一人来一口!对了,咱们先前说到哪儿了?”
      另一老头忙回道:“嗨!看你这记性!咱们刚说到那南疆蛮子的老皇帝快死了。”
      拿葫芦的老汉忙点着头:“对哦!那老皇帝还没死,他几个儿子已经坐不住了,这几年都时常侵扰咱们南边的几座城池,你们可还记得前几年的陈家案,还有南疆蛇美人案?那都是南疆蛮子搞的鬼!”
      年纪看着稍长些的老头叹道:“哎!可惜上头不要咱们这样的老骨头,反正咱们没几年活头了,还不如把这身老骨头拼在沙场上,死了后,每年县衙里头还能给家里发些粮食呢。”
      老汉抽了抽嘴角道:“嗨!老哥,你倒是有血性,也打算得好啊,可那精忠报国的告示上说了,凡年满十八且三十以下的男子才可去报名,又听说那些是家中独子的或者成婚还无后人的就是报了名,只有到时候才给定的下来。”
      年长的老头有些不信:“你这话又是在哪听的?那告示上没写着呢?”
      “老头子我啊,家住得又不远,时常来这里,跟那城门口的守卫熟得很呢,就是听他们说的……”
      几人点着头,有老汉又道:“那告示写得实在是入人心啊,确实不知有多少男儿埋骨他乡,我那侄子就是一去不回……”
      一堆老头子在那说着说着,心情都变得有些沉重,杨少华心下有了打算,他有儿有女也有兄弟,若是命好,还能挣他一记军功回来光宗耀祖。
      朱府四房,朱云景正给蚕喂桑叶,他养的蚕长大不少,也死了不少,他是后来才知蚕是闻不得薰香的。
      小春匆匆跑进屋内差点撞翻了装着桑叶的篮子,朱云景皱了皱眉:“小春,你作何这么慌张?若是撞翻了蚕,看我如何收拾你!”
      小春忙跪下讨饶道:“公子,请饶了小的,小的是一时太激动,才跑得快了些……”
      朱云景有些不耐:“哎!行了!起来说正事!”
      “诶。”小春忙道:“小的打听到了,县令夫人娘家有个兄弟在书院念书,只考过了童生,还未考上秀才,他也是个会武的,最是喜好研究各种小玩意儿。”
      朱云景挥了挥手:“好!你先下去歇着,赏钱少不了你的。”

第八十七章 童家之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