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养蚕[2/2页]

俏皮农家女 松花树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神不神的,咱们得快些回家,不知你铁汉叔的牛车走了没呢。”王晴催促着。
      “哦。”凌瑜应声,若是她问那书生,他肯定不会这么回她吧。
      母女两人紧走快赶,总算是挤上了牛车。
      “汪汪汪”,狗貔貔叫了起来。
      “娘,大姐,您们终于回来了。”凌蕴在院子里高兴地喊道。
      “阿蕴,你高兴个什么呢?”
      “大姐,我高兴领小蚕了啊,这蚕长大太好玩了。”
      “我现在专门养蚕了,以后不许你玩。”凌瑜把蚕都端去了自己的房间。
      前几天,她就点了艾草把屋子熏了一遍,把蜘蛛网也全扫了,有些蜘蛛也会捕食蚁蚕的,这里没有农药蚊香,撒上些生石灰消毒,再防着一种马蜂和老鼠就好。
      凌瑜方才想起忘记买石灰了,不知这里可有石灰,她记得唐朝时,石灰都用于建筑和药材上了。
      田野间布谷鸟声声催着,花儿争相吐艳,姐妹两去摘了些桑叶回来,剪碎均匀地撒在簸箕里,细听之下,簸箕里就响起沙沙声来。
      凌瑜独自去县城,她去村头坐了牛车,走路就是脚程快也要个把时辰,有段路周围荒无人烟,她一个人还是有点怕。
      凌瑜下了牛车,“铁汉叔,麻烦您等着,我会早点过来。”
      “大丫头,去吧,等着你。”
      凌瑜想着石灰能药用,她先去药铺给看看,就去了德善堂。
      一顶华丽的轿子在门口停下来,正欲上台阶的她就被仆人丫鬟给赶到一边。
      半晌,两个丫鬟扶着位神色高傲的贵妇人从轿子里走出来,面相有些刻薄的她扫了下被赶开的人群,才被丫鬟扶着走进德善堂。
      凌瑜震惊,那金边襦裙之下,有双不和谐的三寸金莲,那贵妇人居然缠足了,这里竟有缠足的陋习,她真的不懂那变态审美,骨头扭曲变形的三寸脚毫无美感可言。
      大概一刻之后,贵妇人被丫鬟扶着走出来,含着笑意的脸柔和了些。
      “宥晨哥,好久不见呀。”凌瑜走到柜台前打着招呼。
      “咦,是凌姑娘,确实好久不见了。”赵宥晨笑着回道。
      “宥晨哥,孙爷爷他老人家可还好。”
      “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好着呢,只是这才去了京城,今天你是见不到咯。”
      “哦,宥晨哥,我悄悄打听一下,先前进来的那位贵妇人是谁呢?可是老蚌怀珠了?”凌瑜小声地问道。
      “嘘,你个丫头,那是县令大人的正室夫人,确实为子嗣而来,你切莫去别处胡说。”赵宥晨也小声的回道。
      “哦,知道了,谢宥晨哥提醒。”凌瑜连连点头。
      “凌姑娘,你今日来所为何事?”赵宥晨问道。
      “宥晨哥,有卖那个石灰吗?白白的灰,像细面粉那样的,能入药,却不能吃的,有吗?”
      “你说的就是白灰,咱们这里有,杂货铺也有卖的,怎么?是有谁给烫伤了?”
      凌瑜高兴回道:“那太好了,没谁烫伤,我做他用。”
      “那就好,注意别弄进了眼睛去,小心些,也别让小孩子碰。”赵宥晨叮嘱道。
      “嗯,记住了,谢宥晨哥提醒。”凌瑜回道。
      凌瑜去了趟周记布庄,不到半月,就拿了一两银子,于她来说很不错了。
      “瑜妹妹!”
      “顾轩!”
      “你怎么在这里?”两人异口同声,顾轩眼里满是欣喜。
      “我来县城买些白灰的,家里养蚕了。”凌瑜说道。
      “嗯,同窗生病了,我出来帮他抓点药。”
      “那你去吧,抓药要紧,我就回去了。”
      “瑜妹妹,你小心些。”
      “好。”
      “快去抓药,我走了。”凌瑜把顾轩往药铺方向一推,便向城门跑去,顾轩望着她跑开的背影,丫头长高了。
      村子里那些欺软怕硬的人,总想找点事,凌瑜还没到家,就见李家的人又去她家闹了。
      她爹娘和二妹拿着锄头棍子跟拿着柴刀的李家人正对峙着,连她阿奶也拿着棍子站在后面。
      凌瑜听着,竟只是因为她家二妹去李家未开垦出来的荒地里挖了野菜,她从别家柴里拖根柴棍子出来,又摸了块石头在手上,“李家的,不错啊!学得挺快,挥上柴刀了。”
      李家人回过头来,凌瑜的石头朝李老三的面门打去。
      李长柚慌忙躲开,怎么又是打他,赵老婆子的咒骂又来了。
      “想打架来啊!”凌瑜当即耍起棍子来,像模像样的架势还真唬住了李家人。
      “混账!这叫啥话?丢人现眼的!还不快回去!”柱着棍子的李老头赶了过来,李家几兄弟正愁没台阶下呢。
      “凌丫头,实在对不住!”李老头丢下这话,又朝自家拐去。
      “大姐,你总算回来了,吓死我了,我的手还在抖。”凌芳抱着她大姐。
      “嗯,二妹是个勇敢的姑娘。”
      “阿奶,爹,娘,当咱们拿上锄头的时候,李家的是不是就不敢上前了?他们就是欺软怕硬的货。”
      “嗯,咱家阿瑜说的对,他们就在院外骂骂咧咧的,都不敢踹咱们家的篱笆栏了。”王晴很是激动,拿着锄头的凌成景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好的开始,凌瑜给她阿奶和娘一个拥抱。
      杨家院子里,凌瑜用木炭在石板上画着,好几人围在旁边。
      “阿瑜,你要画啥?我现在就看出来有四个腿。”杨云霞大哥问道。
      凌瑜指着地上道:“大哥,我画完就知道了。”
      “这是木风车,这里多加了个木卡和出粮口,大伯明白了,阿瑜真是巧心思,多个出口,就不用再扇一回了。”
      “对,大伯,这样就省事些。”凌瑜点头,这是后世用的木风车的样子。
      几人面露惊喜,杨大奎说道:“明天就跟你大哥锯木头做,把咱家的也改了,阿瑜也记得过来看看。”
      “好。”
      杨家把改良木风车做出来时,特意去石碾上碾了米出来试木风车。
      凌瑜高兴,以后她家不会再筛糠了,杨家给别家改做木风车时,询问过她,她当即表示这是好事,这木风车本来就是前人的智慧,她只是借鉴而来的。
      ——
      最初清蚕沙时,姐妹俩用的是锦鸡翎子,几次脱皮之后,蚕长大许多,能上手抓了。
      养蚕的竹簸箕里,凌瑜给洒上了石灰,起初把她阿奶和娘吓得不行,生怕她把蚕弄没了,后面见蚕好好的,都放下心来。
      这天,凌瑜正在屋里清理蚕沙,两小只都哭着跑回了家,凌蕴满身稀泥,凌芳也好不了哪去。
      两小只收拾换了衣裳,贺氏和王晴怎么问,两人只哭不说话。
      “阿奶,娘,您们去忙,我来问问。”凌瑜把两小只带进了屋。
      “阿芳,你去接的阿蕴,路上可是遇到了谁?可是受到了委屈?告诉大姐,大姐给你们撑腰去。”
      凌芳和凌蕴哭得更伤心了,凌瑜没再追问,就看着他们哭,直到两人抹起眼泪。
      “好了,有些事只哭不行,说说怎么回事?有大姐在呢。”
      凌芳长吸了一口气,才道:“大姐,我接到阿蕴的时候,他就有些不高兴,在路过李家田边的时候,我没来及反应,那李铁牛就冲了上来,阿蕴拉着李铁牛,两人掉进了田里,我从水田里拉起阿蕴就跑,那赵婆子拿棍子骂着到了田边。”
      “不错嘛,反应挺快,知道拉着那李铁牛下水。”
      “大姐,阿蕴的书包也打湿了,不是我没护好阿蕴的。”凌芳低头,她之前好怕她娘打她。
      “嗯,没事,晒晒就好了,阿芳,不怪你,你做的很好了,那阿蕴为何不高兴?在村塾学堂怎么了?”
      “我——我在学堂跟李铁牛打架,夫子打我们手心了。”凌蕴低着头很是小声。

第十三章养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