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张 村塾学堂[1/2页]

俏皮农家女 松花树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成景,你还记咱娘俩被分出来的那年不?刚分家没多久就过年,那几天都下着大雪,要不是你杨家婶子送点粮食来,咱娘俩没准儿早死了……”
      火堆上架着青竹,爆出啪啪的响声来,凌瑜听着她阿奶讲着那些陈年旧事,没经历过是永远体会不到那有多苦。
      远处炮仗响起,总算捱到子时,守岁算完了。
      凌晨,鸡叫头遍,村里人家都会去村中的古井里挑水,这是抢金水的风俗,最早挑到水的人家会最先发财,凌瑜倒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风俗。
      趴在床上的顾轩腹中空空,他好想逃离这没有温情的家,从凌家回来,他就昨天吃了一顿他爹们吃过的剩饭。
      等着,等着,顾轩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外面响起敲门声,他瞬间清醒过来,丫头终于来接他了。
      穷人家的过年,除了会吃的好一点,家里的活计照旧不会落下。
      凌瑜和她爹在屋后地里拔草,因她时不时扔去拔草带出的蚯蚓,几只鸡就紧跟在两人身后。
      “爹,这些年家里种庄稼都是靠你,辛苦您了,这个种地在精不在广,每年您把那些田地全部都种上了,却没收到多少粮食,今年咱们把近些的几个田种精细些,猪粪兔子粪都用那两田里。”
      “那,那河边田不种了?”
      “那田种点其他杂粮或者草药的,那里靠近林子,野物多,对了,爹,我这就回家做几个吓唬野物的稻草人,您插河边田去,再多放几个捕兽夹。”
      “那行,我一会儿就放去,只是那啥稻草人有用么?”
      “爹,肯定有。”
      凌瑜回家就剁出几根棍子,做起稻草人,她家算起来有四亩多田,房屋周围的地都是跟别家换来的,每年犁田都要等别家犁完才能借过牛来,若是下雨了,她娘跟油画里的纤夫一样,在前面拉着绳子,她爹在后面扶着犁头,想着这些,她都流泪。
      稻草人上挂着竹林里寻来的笋壳,只要有风,就会有刷刷的声响。
      顾轩能下地走动了,贺氏给他准备了软垫子,饭桌上,都给顾轩夹着菜。
      “阿瑜,要不咱们买几条鱼回来,听人说前几天有人在河边滴水岩下的深水塘里打了条大鱼,比筷子还长。”
      “那不用买,我下午钓去。”凌瑜这才想起,她之前为何就没想到钓鱼,还在山上吃了那么久的兰花瓣。
      “钓鱼?瑜妹妹,我能去吗?”
      “好,我带着你去,刚好你钓鱼,我背上背篓割些兔子草。”
      “阿瑜,阿轩还没好,那能去么?”
      “能,阿奶,爹,娘,咱们先吃饭,都说食不言寝不语,咱们要改了。”
      凌瑜找了根粗针在木炭火里烧红后,敲敲打打弯成了钩,竹竿,麻绳,鱼钩,钓鱼竿成了。
      “大姐,这真的能钓鱼么?”凌蕴好奇问道。
      “能,必须能,这一看都是能钓大鱼的钩,阿蕴去挖些蚯蚓回来,我去田里摸几个田螺回来。”
      凌蕴点头,顾轩跟了去。
      “大姐,别去了,冬天没田螺的。”凌芳劝说道。
      “有,跟我去摸。”凌瑜和她二妹拿着个烂瓦盆,去了自家冬水田。
      “阿芳,田螺冬天会钻进泥里,我来教你怎么找。”
      凌瑜趴在田边,找着冒气泡的小孔,一摸一个准儿,摸了十来个,她就收手了,水太凉也太深,她卷着袖子都只能够着浅处的。
      “走吧,先回去,剩下的田螺先养着,咱们去滴水岩下面钓鱼。”
      为了让两小只过过瘾,凌瑜也为他们准备了没有鱼钩的小钓竿。
      河水清澈,深水塘却看不见底,水面倒映着绿树蓝天,岸边都是干枯了的芦苇杆,凌瑜衣裳里的芦花就是在这一片摘的。
      凌蕴搬开了几块石头,一只螃蟹也没有:“大姐,为何现在河里没有螃蟹呢?连小的都没有。”
      凌瑜正用麻绳拴她砸开的田螺肉,随口回道:“因为现在天冷,螃蟹就回家了,它们也要回家过年的呢。”
      凌蕴又问道:“顾二哥哥,大姐说的是不是真的?”
      “真的,螃蟹也有家。”顾轩回道,他心中苦涩,他活得还不如螃蟹。
      “来,来,阿芳,阿蕴,你们的也好了,记着啊,只要芦苇杆下沉的时候,就要甩起鱼竿,你俩就坐这里,一定注意脚下。”凌瑜教着两小只,以前的她喜欢钓鱼,却不喜欢吃鱼。
      “嗯,谢谢大姐。”
      “顾轩,你坐垫子上如何?有没有不舒服?鱼竿可就交给你了,我就不给你穿鱼饵了。”
      “我自己来,瑜妹妹等着吃鱼就是。”顾轩的眼里尽是温柔。
      “好。”凌瑜便在附近割兔子草,松柏枝也给割了些。
      日子一晃而过,已是元宵花灯节,天上一轮圆月。
      凌瑜以竹枝代剑,在院子里练着,是武却似舞,两小只在旁边定定地看着。
      顾轩那书生早回了家,在回家之时把匕首送给了她,说收了她的竹笛,就赠她匕首,这是他们的定情信物,她倒不在乎是不是定情信物,是她确实缺一把匕首。
      “大姐,听说县城有花灯会呢,好想去哦。”
      “嗯,咱们努力,以后带着你们一起去看花灯。”
      凌瑜抛开竹枝,连续几个体翻,两小只哇哇地夸着,她想那县城应该很热闹,就是不知是否也如诗中那般,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一夜鱼龙舞,灯火阑珊处的,以后,一定带家人去看看。
      “以后跟大姐练,你们就会了。”凌瑜有些喘气,她揉了揉凌蕴的黄毛小揪。
      翌日,凌瑜带着工具和两小只去了自家地里,她要修剪桑树,之前她给忘了,不知可否来得及。
      “阿蕴,你在地里割兔子草就好,阿芳,你来帮忙。”
      “大姐,你这剪了桑树,后面会不会咱家的蚕没有桑叶吃?”
      “不会,阿芳,你只弄这些病弱残小枝,粗的我来锯。”
      “哦,大姐,我知道了,这些小枝本来就长不出多少桑叶来。”
      几人在地里忙活着,路过的刘家林婆子惊呼道:“哎哟,我的天啦,凌家丫头,你们咋个这样糟践桑树哦,这等不了几月,就得去领蚕了,到时候蚕吃啥,你们家大人也不管管。”
      凌瑜笑着回道:“林奶奶,我就去点繁枝,后面那桑树还会长出来的。”
      “那能长起来么?你这砍了这么多桑枝,要少长多少桑叶,就是长出来赶不上蚕吃了呀,哎!若是我老婆子家里谁这样胡来,我非打他不可。“林婆子摇头叹气道,她庆幸还是不是她家谁糟践桑树。
      “大姐,咱们回家会不会挨打?”凌芳担心地问道。
      凌瑜笑了笑:“不会,现在家里大姐做主呢。”
      地上的紫红色小嫩芽印入凌瑜眼中,这是折耳根,这么好的东西:“阿蕴,阿芳,快过来。
      两小只看着他们大姐蹲地上,以为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原来是猪鼻孔。
      “大姐,这么小的叶子你就要吃了?再等长长呗。”
      凌瑜想起来,之前他们都是吃的叶子,有涩味,不太好吃:“连根拔起,回家我做给你们吃。”
      当王晴见凌瑜背着桑枝回来时,她的手都在颤抖:“你个败家妮子啊,咋把桑树给砍了?养蚕了咋办?你现在越来越无法无天

第十一张 村塾学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