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我想有个家”[1/2页]

喊山 文岩小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日不得已找派出所,也是出于无奈。有事找民警,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可在王德奎心里,一直放不下旧事,对刘军这样有“前科”的人不大放心。
      当然,作为所长的刘军,什么陈年旧事,芝麻烂谷,早抛到脑后了。和乡亲们打交道,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磕磕碰碰那是家常便饭。
      不管怎样,他不能有情绪,百姓有难,不管是谁,他必须第一时间出场。何况这是丢了人的大案子,弄不好上面会追责。
      刘军戴了大檐帽,叫上俩民警,跟着王德奎去了戏院。时间快到中午,天还没有放晴。
      刘军勘察了一下现场,问了王德奎一些问题,之后上了戏楼。见了戏班长,还有龙窑乡的几个领导,嘀咕了一番,说有人丢了孩子,得喊两句话。几人答应,寻人要紧。不一会,戏突然停下了,喇叭里有人喊话:“各位乡亲,各位乡亲!注意了注意了!半小时前戏院丢失了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王家庄的,男娃,身穿一件军黄色上衣,胸前有块的确良补丁,头戴一顶军黄色帽子;下身黑裤子,屁股上有两坨圆圆的补丁。如有看到者,请尽快到戏楼二层联系!也劳烦大家多关注关注,有一个个头不高,身材偏瘦,上穿一件黑色夹克,下着灰色裤子,嘴上有胡须,头发凌乱,操着外乡口音的男子,见到者速速联系!谢谢各位!”
      王德奎听得出,那是所长的声音,很慌张。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才觉得刘军像是个好人。三年前的往事,再一次闪现在脑海,隐隐约约觉得,难道真是自己错了?
      看客一阵骚动,瞬间炸开了锅,人们交头接耳,听不清说了什么,像一窝蜂在开会。好一会过去了,也没个人上戏楼报告情况。刘军去了车站,也去了街道,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物。
      戏还得接着唱,关老爷的雅兴可不能打搅了。不过,隔一段时间,像电视里插播广告一样,喇叭里也会喊一声:“有线索的赶紧上二楼联系!”
      人这么多,一直都在认真看戏,没人会刻意去关注某一个毫不相干的过客。也许有人看到了,只是喇叭喊话的时候,正好上厕所去了,或者回家了,或者在街上没听见,错过了。
      王德奎也混迹在人群里继续寻找。大国和红珠正坐在王喜魁的铺子里听秦腔。王喜魁说,你俩好生听着别乱跑,这磁带也是《铡美案》,和戏院里演的一样;这里面的包爷是李买刚,唱的可好听了!
      两个孩子不回话。不知道李买刚何许人也,也没听出来比戏台上的有多好。
      约莫一小时候后,林一萍来了。穿着棉衣,身子臃肿,头系蓝色格子头巾,双手互插在衣袖里。鼻里冒着清涕,不住地“扑哧扑哧”吸着。
      这噩耗是村长王宽告诉他的,说柱子丢了,赶紧看看去。当时,婆婆也在炕上,村长是偷偷给她说的。
      林一萍一听,吓得浑身一抖:“你说什么?”王宽使了个眼色:“小点声!”
      林一萍走了,婆婆问去哪里?天这么冷的,还感着冒呢!林一萍笑说,村长捎话说我妹乐萍在街上叫呢,好长时间未见,想看看去;顺便打一针,赶紧好起来,难受得很。
      老人摇摇头:“赶紧歇着,上哪儿打针去!乐萍以后看,再受了风寒重感了可了得!”
      林一萍穿好棉衣,系好头巾,边走边说:“妈,没事,你瞧我穿这么暖和,不碍事的。”
  &nbs

第6章“我想有个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