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人怎么说,林一萍就是不听,婆婆有些生气:“那去吧!我看你是想图欢去了!”
婆婆的语气有些怪怪的。林一萍听得出,这“图欢”二字从她嘴里出来,明显变味了,似乎在说:你个狐狸精是不是又要见相好的去?
林一萍没理,塞好耳朵出门了。
家里的土炕烧得很热,方才睡糊涂了,出了一身的汗,刚一出门,冷得人直打哆嗦。
她知道,这样的天气,不重感一次才怪呢!可柱子丢了,哪能顾得了这些?
林一萍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半路上,碰见吴沟村当大夫的吴老爷子,她喊了一声:“吴家爸,能不能捎一段路,我有点急事。”
吴大夫停住,两句谈话得知丢了孩子,眉头一皱:“赶紧上车!”
路上,老吴安慰了一句:“娃儿别急,估计是谁在开玩笑呢,把孩子故意抱走,急急你家德奎!”
林一萍“哎”了一声,声音很小,吴大夫根本没有听见。这个假设,让她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但愿吧!
车子跑得很快,一路无言。林一萍牢牢抓紧老吴的衣襟,她很少坐过车子,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山路不平,但有沙子,保养得还算好。
风速加快了,吹得她头昏脑涨。路上,来来回回的行人三三两两,没有汽笛,世界很安静。偶尔,吴大夫扭头喊两声:“抓好!”她才会挪一挪屁股,手再攥紧一些。
不一会儿,人到了街上。林一萍鞠躬道谢。
她先去了王喜魁的铺子,见了两个孩子,问了一下具体情况。王喜魁正在喝茶,这才听得小柱子丢了,心里不由一紧:“怪不得德奎跑得那么急,就那阵子丢的?”
大国点点头。王喜魁吧唧了一下嘴,有些生气:“这孩子,咋不早说呢!”
说着,王喜魁忽地站起来,叫同事看着孩子,他和林一萍出门了。
从上街到下街,王喜魁挨个去了商店,把这事告诉了售货员,叫大伙儿都留心点。他在街上做生意,来来回回打交道都很熟了。多一人知道,就多一分找见的希望。
街上,人还是很多。戏已经散了,大院里空落落的,人都集中在街上。戏迷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来来回回跑一趟家划不来,下一出戏也快开始了。他们来时都带着水和馍馍,吃一点就罢。
吼得最欢的喇叭,在这时候终于安静下来。倒是路旁搭建的简易帐篷——卡拉ok厅,人声鼎沸,年轻人扯着嗓子,唱着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谁不会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没有它
脸上流着眼泪
只能自己轻轻擦
……
第6章“我想有个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