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晚期贡桔采摘季,路上经常能够看到采摘贡桔的果农。
一颗颗如鸭蛋黄的贡桔,把树枝都压弯了腰,看得人心里满是大丰收的喜悦。
陈阳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周元范的那首诗:
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
影下寒林沈绿水,光摇高树照晴空。
目及之处,那一棵棵贡桔树上,都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遥遥望去,仿似天边的火烧云。
远处忽然传来犹如百灵鸟一般的婉转歌声,曲调悠扬,闻之令人心情愉悦。
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入目一派郁郁葱葱,让人只觉山河大好,美不胜收。
路上,五个人口渴难耐,陈阳打算花钱买些贡桔解渴。
热情好客的当地人,分文未收,直接送了他们几斤贡桔!
……
一圈转下来,时间也来到了下午四点四十。
陈阳心里有了数,让袁春波带着他们来到乡里。
找到一家供销社,就是一顿买买买!
菜籽油,土猪肉,食盐,酱油,大米,香烟,当地产的米酒……
买了一大堆!
袁春波还以为陈阳他们买这么多东西,是要带回去自己吃或者送人,就担忧的问陈阳,买这么多东西怎么往回带。
陈阳说,我们这么多人呢,总能带回去的。
袁春波就没有再问一些了。
驮着买的东西回到家,天色已经擦黑。
把东西从自行车上卸下来,陈阳让袁春波去还自行车,又让袁父袁母去做饭。
趁院子里没人,陈阳招呼上其余三个人,留下二百块钱,悄悄离去。
等袁春波回到家,没看到四位客人,就问父母。
这时候,他们一家三口,才发现四位客人已经离去……
袁春波在米袋上,看到了那两百块钱跟一张纸条。
纸条是陈阳写的,就一句话:
“大波,别让我等太久。”
袁春波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这是在逼着我跟你混啊……
袁母凑过来,她不识字,指着纸条问:
“这上面写的什么?”
袁春波没说实话,找了个借口敷衍过去。
心事重重地收拾着陈阳他们留下的东西。
吃晚饭的时候,他突然对父母说:
“阿爷,姆妈,我不想去柳州拖拉机厂了!”
袁父袁母一向都很尊重儿子的选择。
虽然心里对于儿子做出的选择很不满,可他们还是在短暂的错愕后,就接受了儿子的决定。
“你不想去,那就不去了,反正不会让你饿死。”
……
傍晚五点半离开袁家,紧赶慢赶,都快七点钟的时候,路才走了一半。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去。
好在白天考察的时候,陈阳默默记住了去南丰县的路,在供销社买了几个手电筒。
四个人都累了,速度降下来。
这时候,后边忽然有一辆拉着贡桔的大货车晃晃悠悠接近过来。
四个人赶紧晃动手电筒,搭了个顺风车,晚上七点半到达南丰县长途客运站。
更幸运的是,最后一班出发前往南昌市的长途客车,七点四十五发车。
他们赶紧买了票,乘上了回南昌的车……
第271章 他这是在逼我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