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王嘉福昼伏夜出,头天亥时始出山赶路,次日卯时进入山中休息。夜晚借着月光,王嘉福在许多村屯的一些墙壁上看到观府悬赏十两白银缉拿他的告示。看来王嘉福的这桩命案,已成观府心头之患。王嘉福感到剧烈恐怖。
再胆大的人,也怕末日到来;再无畏的人,也怕死神追沙。
一路上提心吊胆,魂儿提在眉头上,时刻都准备飞出去,扩散、消失。他像得罪了整个人类一样,有人烟的地方他已经待不下去了。
第三天,王嘉福逃到了王二愣子村。王二愣子村散落二十几户人家,这里距离县衙二百多里,偏僻得没有办法再偏僻。大兴安岭山套着山,最后套住了王二愣子村和这里的人。村子,破落得像废弃的、没人光顾的寺庙。
王嘉福目前最重要的事,是马上弄到足够的食物和水。
钻进一个原木与黄土垒搭的杂货铺。这是王二愣子村仅有的一家店铺。铺内有些昏暗,闭上眼睛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屋子内的陈设。
用藤条捆绑的胳膊粗细的木棒,搭制了两个货架,隔层也同样是用藤条木棒绑造。货物少得可怜,上面布满了灰尘。
店主是位五十多岁的妇女,看样子头发已有多半月没洗,胶粘、黏连。她脸上的皱纹,像横竖相间、老旧的木质窗格,沧桑、腐朽、不堪。她的行为木讷甚至阴森,像鬼门关负责把手关口的婆娘。
王嘉福买了一条大号褡裢,把店内仅有的3斤油活(麻花、套环)买下;买了2斤旱烟叶、一根麻绳;灌了一皮带子白酒。
遇到“大客户”,店主内心泛动一丝惊喜,窗格纹被咧开的嘴撑得扭曲变形,问:“呦,施主今天嘎哈(注:东北方言,意为‘干什么)买这么多吃的东西呀?”店主操着典型的大兴安岭伐木口音,淳朴得有锯末子味道。王嘉福内心踏实了许多,有些许安全感,要么总觉得怪怪的、可怕的。
王嘉福随口答:“噢,我要去串几户亲戚家。人户多,不够分呀!”王嘉福晓得,进了山至少要走一个月,干粮带少了肯定会被饿死的:“没有其它吃的了吗,这些不够?!”
“刚剩了点炒面,卖了了。你要是想要,俺给你现炒!”店主主动得很,她的热情让王嘉福涌起一阵慌怵。但“炒面”一词让他心里一颤,这可是上山逃亡的最佳食物。他又怕在村里耽误时间久了,恐遭不测。
“炒20斤炒面,要多长时间?”
“俺炒面既快又好,在俺村里没人能比。半个时辰保管炒妥!”
王嘉福迟疑地点了点头。
店主点燃了柴火。王嘉福来到杂货铺外。
浓烈的柴烟从炕洞里爬行而出,顺着烟囱爬到房顶、升到三五丈高半空,再向上逐渐飘散、淡尽于一片湛蓝之中,很像去观府报信的败类馋鬼。
王嘉福极想向店主询问逃城的事
第274章 一路逃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