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陆辰的构想,一期工程要直接在一年之内解决常温超导材料的实验室制备问题。
然后完成各种测试。
虽然自己有明确的技术路线,不过即使如此也很艰难。
摇了摇头,陆辰把这些想法抛在一边。
当务之急,是赶紧催他们建宿舍,先把人安排好。
然后太阳能电池板再多铺几个平方公里,保证就算是一天24小时开着空调也不断电。
你要问这些太阳能板哪来的?
那当然是陆辰同志辛辛苦苦造的。
什么质能转换?什么小爱?
陆辰同志表示:我不知道。
就算是神圣凯莎今天来了,我也不知道。
一晃38天过去了,第一批简易房已经建造完成。
于是陆辰直接让有关材料学的科研人员先收拾东西住进去。
拖拖拉拉了一个星期,一切总算是搞定了。
二期住房建造启动的同时,陆辰这边也正式开始了一期工程。
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超导材料不一定非要从金属键中寻找。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类似于‘库珀对的东西,没准我们也能在π键或者大π键中找到。”
“而且相比起合金材料以及化合物材料,碳纳米材料在空间上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意味着超导材料的研究将拥有更多的选择。”
“科学要严谨,但是也不能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事实上,这条路是当初自己和丁仪师徒俩搞出来的。
在三年多金属超导没有突破的情况下,陆辰就打起了碳基材料的主意,在告知丁仪自己的打算之后作为总设计师的丁仪更是大手一挥给陆辰斥了一笔巨资。
以氧化铜材料为例,想要将氧化铜导体维持在超导转变温度的条件下,其中最需要克服的一个困难便是氧化铜那可怜的导热系数。实在是不够友好。
而同样作为超导材料,石墨烯在横向均热和纵向散热方面均具有及其优越的性能,理论情况下导热系数甚至能达到5300w\/m·k。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在工程意义上,如果说让氧化铜保持在超导转变温度的难度是10,那么让石墨烯导体保持在超导转变温度的工程难度便只有1,甚至可能还不到。
于是陆辰发现这条路可行之后,丁仪更是直接一脚把陆辰踹到了副设计师的位置上,自己亲自下场搞。
最后也算是不负众望,短短两年,师徒俩就成功了。
而在解决了材料这一块最后的心病后,又过了一年,可控核聚变正式点火。
而自己,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作为丁仪的大弟子认识了星舰地球之父——章北海。
……………
指明了路线之后,陆辰直接甩手,开始了对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
虽然一天能研究杨米尔斯方程的时间还不到俩小时,但是陆辰依旧继续稳步推进着研究进度。
至于剩下的时间哪去了?
第27章 可控核聚变一期工程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