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距离陆辰很奇怪的大年初一不去拜年,直接把3g的文件交给了上面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此时,在又调集了一部分人手之后,碳纳米管的纯度终于达到了99.99。
      不容易啊不容易!
      陆辰就差老泪纵横了。
      …………
      这天下午,陆辰正准备去汇报,顺便打算让上面多投入一下材料学。
      结果被告知可控核聚变第一期的资金已经到位了。
      足足100个亿!
      配套的还有一路的政策绿灯。
      紧接着,报告会变成了任命会。
      陆辰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成了可控核聚变的总设计师。
      同时,他现在负责的碳基芯片先导工作不用暂停,直接交接给两位材料学的院士。
      陆辰听完安排二话不说,直接带人去交接任务了。
      第二天,更多的安排下来了。
      为了保密,场地直接选在了大西北的核物理研究所。
      同时,由陆辰同志亲自调人参加,被选人未经过组织批准不得拒绝。
      并且,有许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再次出山,亲自上马带领研究小组。
      一时间,全国高校都沸腾了!
      程老,华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华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华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18年8月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华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委、顾问。
      于老,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华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华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王老,出生于江苏常熟,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核物理学家,华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华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可控核聚变的奠基人之一。
      李正武,浙江省东阳人,著名核物理学家,华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华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
      …………
      陆辰不会想到,这次研究上面的重视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核物理天团在世的基本都请过来了。
     &n

第26章 这么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