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烂泥扶不上墙[1/2页]

典藏华夏:古今连线展国运 冲到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沉默了良久。
      驿站中一个维持治安的士兵,有些同情二人,不由问道:“两位,三年后还来吗?”
      宋应星一挥长袍,站起身子。
      “三年后,老子会回来的!”
      兄弟二人联系了其他落榜学生,兴冲冲的组团跑到九江的白鹿书屋,报了为期三年的复读班。班主任是明朝知名教师舒曰敬,开学第一课的主题。
      ‘今时名公巨卿皆出自我门。
      三年时光,匆匆过去。
      宋氏两兄弟,抱着必胜的决心前往京城,第二次参加会试,却不幸再次落榜。
      兄弟俩又灰溜溜来到了三年前,那个回家的驿站。
      当年的士兵已经升职加薪,见两兄弟依旧落魄,不禁摇头问道:“两位,三年后还回来吗?”
      宋应星吐了一口唾沫,喝道:“三年后一举夺魁!谁在来你这儿,谁他妈的是孙子!”
      时间匆匆过了十二年。
      相继参加了科考,却没有一次上榜,上天给这个自幼聪明的人开了一个玩笑。就连一向鼓励自己的老爹,也在第五次科考时,与世长辞。
      十五年的考试历程,宋应星从一个单身狗,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爹,却还未填好那份光宗耀祖的试卷。
      心中那豪情万丈的热血,早已经平息凉透,
      一场夜雨淅淅沥沥的落下。
      宋应星坐在床边,敞开的轩窗飘来丝丝凉风,月亮朦胧的挂在天际。
      恍惚之间,宋应星似乎有些明白李时珍为什么能写出《本草纲目》。他叹息一笑,悟出了一个道理。
      ‘将读书当成谋生的工具,人生的格局只会越走越小。
      ‘用书籍的知识扩充思想,生命的宽度才会智慧通达。
      这一夜,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洋洒下来时。
      他已经释然了,十五年科举之路带来的心神伤害,一夜之间尽数消散。
      画面一转,回到了直播间。
      周瑾面带微笑,说:“之后故事暂且不讲,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初那个稚嫩青年,赴京赶考却遭遇舞弊连累的事情。”
      “那是宋应星第一次参加科考,或许那一次的不顺利,就已经预示了未来十几年的颠沛流离。”
      七七开口道。
      话音一落,短暂的黑暗。
      明朝万历四十四年。
      京城热闹非凡,会试放榜便是在今日。
      全国五湖四海来的读书人,都围聚在榜单之下,可不同于以外,有欢喜,或者悲伤。此时,所有的人皆相愤怒。因为会试第一名,居然是一个叫沈同和的官宦子弟。
      不是所有的官宦弟子都不学无术,偏偏这个沈同和就这类人。
      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天天耀武扬威的欺辱别人。每日的进出场所,不是青楼便是酒馆,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拉帮结派的前往赌场。
      就这么一个纨绔之人,居然能排名第一。
      换做是谁,都不会相信。
      可榜单之上,白纸黑色的写的清清楚楚,第一名,正是沈同和。
      一时之间,群而激愤,纷纷议论考试不公,定有奸诈之人从中作祟,沈同和完全就是舞弊。
      宋应星,宋应升,还有涂绍??三个难兄难弟,也参加了这场考试。且成绩不错,皆有上榜。对于沈同和,初来乍到的三人虽然不熟,但也有耳闻。
      反正宋应星打死也不相信,这家伙能上榜,而且还名列第一。
      “老子能考第一,有什么问题嘛?都是人,难不成你们比我多长个胳膊?”
      就在此时。

第64章 烂泥扶不上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