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其中的知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传播海外,更被誉为华夏十七世纪百科全书,”
“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这本书正是把‘稻作为全书之首,明代农民根据这本书精耕细作,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袁农平院士发明杂交水稻,极大提高了产量,两者可谓是时空呼应,跨越几百年的‘握手。”
“这本书就是古代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作者,明朝,宋应星。”
随着周瑾有条不紊的介绍,画面一点点黑暗。
骄阳似火,高挂在天际。
微风轻拂,田间地头长势颇丰的稻苗,齐齐弯下细腰,风吹稻穗,响起沙沙之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属于水稻的味道。
不远处,有几个若隐若现的黑点。
近处一看,是一位年过花甲,面容慈祥的老伯,头顶的戴着草帽,穿着单薄的汗衫。一旁是七八个身穿白色衬衣,戴眼镜的大学生。
几人弯着腰杆,细心查看着水稻长势。
“袁爷爷,日头很大,过去休息一下吧。”
一个女学生说道。
袁农平站起身子,露出慈祥的微笑,看着周围脸颊晒得通红的大学生们,说道:“那就去休息一下吧。”
几人走到田坎边一颗葱郁大树下,依靠着树荫乘凉。
“袁爷爷,这杂交水稻真的能培育出来吗?”
袁农平望着金黄的稻穗,淡淡一笑:“努力总会有收获的,要相信人的创造力。杂交水稻一旦培育成功,将彻底解决困难华夏千年的温饱问题。”
几个学生为之一振,都露出佩服的眼神。
就在此时,一个学生问道:“袁爷爷,你有梦想吗?”
闻言,袁农平迟疑片刻。
转过身子,双手叉腰,眼神深邃的望着稻穗田。
一阵威风拂过。
稻穗呈一条波浪滚动,响起沙沙之声,好似一片金黄的海洋。
“禾下乘凉梦,这是我毕生的梦想。”
袁农平轻声说道。
几个学生面露不解,问道:“什么是禾下乘凉梦?”
“我又一次做梦,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麦穗有扫把那么长,稻米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朋友在禾荫下摆棋喝茶。我一直想把它变为现实,这就是禾下乘凉梦。”
短暂的寂静。
学生们鼓起了掌,说道:“不像我,我的梦想是成为有钱人。”
“对对,我的梦想是一辈子不愁吃喝,爷爷的梦想好伟大啊。”
袁农平露出慈祥的笑容。
“梦想没有伟大的说法,每个人梦想都值得被尊重。好比你成为了有钱人,就能帮助更多贫困的人。还有你一辈子不愁吃喝,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个为吃喝发愁的人。”
“梦想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孩子们,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颗好的种子,如果有梦就要勇敢的去追,不要犹豫。”
闻言,学生们脸上只有敬佩。
但接着,露出担忧之色。
“可今年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质量参差不齐。”
袁农平轻轻摇头,说:“这就是杂家水稻,一代接着一代培育,过程中除去质量差的,将质量好的水稻再次进行杂交。最终,就能培育出产量高的‘超级水稻。”
超级水稻?
学生一听,更加疑惑,问道:“真的有那种东西吗?”
“当然有,《开工天物》就有相关方面的记载。古人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萌发了杂家水稻的概念。我只不过是继承古人,并将其发扬。”
“我相信,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杂交水稻一定能培育成功。”
第62章 禾下乘凉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