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糖是稀罕物,市面上不容易买到,她特意托人从供销社弄来,就为了在这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她希望借着这份心意,让宋清雅拜师的事能顺利些。
她挽起老太太的胳膊,脸上笑意更浓,语气热情地介绍道:“二奶奶,这位就是我妹妹清雅,是我家那位老战友的媳妇。我们两家关系一直好,她跟我亲得跟亲姐妹似的。您别看清雅年纪不大,可人机灵,遇的事多,做事稳当,心也细,您见了准喜欢!”
“二奶奶好。”
宋清雅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却不失柔和,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随即,她双手捧着带来的礼物,恭敬地递上:“听说文老先生爱喝茶,我特地准备了些南方的茶叶,品质还不错,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这两副护膝是我亲手缝的,用了厚实的棉花,针脚也密,保暖效果好。听英子姐说您平时怕冷,我就想着天快凉了,您正好能用上。”
几句话说完,袁奶奶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姑娘,心里已生出几分好感。
袁奶奶伸手拉住宋清雅的手,语气温和地说:“我姓宋,以后叫我袁奶奶就行。你叫小雅是吧?名字挺好听。我这把老骨头,第一次见面,哪能收你这么多礼,太破费了。这些都拿回去,下回可别带这么多东西了。”
她顿了顿,又笑着补充道:“来,进屋坐吧。我刚蒸了一锅年糕,还在冒着热气呢,你们一起进来尝尝。”
“哎呀,二奶奶,这点东西您就别推了,收下吧!”
杨英子赶紧接话,脸上堆着笑,顺势又把礼物往袁奶奶手里塞了塞。
她悄悄朝站在一旁的文杏露眨了眨眼,眼神里透着默契。
文杏露立刻往前迈了一步,脸上也露出笑容,语气诚恳地说:“二奶奶,小雅可是大老远赶过来的,一路辛苦。哪有客人带了心意,您又让人家原样拿回去的道理?这多不合适。”
她稍稍停顿,接着说道:“再说了,这些东西真不算什么贵重物,茶叶是自家亲戚送的,护膝也是小雅一针一线缝的。礼轻情意重,您要是推辞,反倒是让他们心里过意不去了。您就收下吧,也让他们安心。”
“不算多?杏露,你这话说得可不实在。你看看这茶叶,一看就不是便宜货。这包装细致,茶叶条索紧实,颜色油润,泡出来的茶汤清亮,香气持久。市面上这样的茶叶,价格不会低。”
袁娟头发花白,说话轻声细语,气质温和。
她这辈子最不喜欢占人便宜。
年轻时在村里教书,学生家长送个鸡蛋她都要推辞再三。
她和老伴文君亦一辈子节俭惯了,平日里连一块肥皂都要用到捏不住才换新的。
要真是图钱,她和老伴早去城里享福了,还能在这山沟沟里住着?
他们的儿子在省城工作,多次提出接他们过去养老,都被他们婉拒了。
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都熟悉,也舍不得离开。
宋清雅往前迈了一步,声音轻柔地说:“袁奶奶,其实我是来拜师的。这些东西,是拜师礼。您收下,才算是给我一个机会。我知道这个请求很突然,也明白拜师不是儿戏。但我已经考虑了很久,做了很多准备。今天特意带来这些礼物,是表达我的诚意。”
“
第139章 拜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