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通知单。
     今天的铁皮信箱比往常沉。林秀珍摸到信封边角时手抖了一下,邮票是孙子所在大学的校徽图案。她坐在樟树下的石凳上拆信,指腹一遍遍擦过信纸上34;奶奶34;两个字,直到油墨晕开一小片灰渍。
     34;6床的林阿婆又在看空信箱啦?34;护士路过时笑着打招呼。林秀珍抬头,把信纸折成小方块塞进布袋最深层,露出半截去年的挂历,上面用红笔圈着所有周三。
     暮色漫过山顶时,号信箱的铜锁又发出咔嗒轻响。林秀珍把刚写好的信投进去,信封上收信人地址是本市第三中学高三(2)班,收信人姓名处,34;陈阳34;两个字被雨水洇得有些模糊——那是她孙子十年前的名字和班级。
     管理员第二天开信箱时,发现号里躺着封没贴邮票的信,信封背面用铅笔写着:34;麻烦交给穿藏青衫的奶奶,她等了好久啦。34;巷尾的老墙爬满青藤,墙垛上悬着六盏灯笼,麻绳勒出深浅不一的痕。前三盏纸罩泛着旧黄,竹骨歪扭如钩,烛火在风里颤巍巍地晃,光透过破洞漏下来,在青石板上投出三个“7”的影子。后三盏是新糊的,细竹篾绷得周正,朱砂色纸映着烛芯,亮得像浸了蜜,光晕在地上叠成三个圆融的“8”。更夫打此经过,梆子声“笃、笃、笃”撞上前三盏的昏,“当、当、当”又被后三盏的亮弹回来,混着灯笼里烛花爆响的“噼啪”,倒像是谁在暗处,轻轻念了串数字。
    喜欢。
  

第215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