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刘洋拉了拉他的衣角,小声责问道:“你疯啦?暑假不耍去什么革命老区?”
少丰没有理会,只是平静地看着老师,眼神中有种瑞明老师读不懂的东西。“很好,少丰同学。”瑞明老师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下课后抽空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详细谈谈。”下课铃响起,学生们如释重负地收拾书包。瑞明老师整理教案时,听到几个女生窃窃私语:“少丰想出风头,还想拍马屁?”“他家穷,可能是想混个社会实践学分吧。”“听说他爸爸是个右派,妈妈是农民...”瑞明老师皱了皱眉,抬头时正好对上少丰的目光。男生迅速低下头,拎起破旧的书包快步走出了教室。
教师办公室里,瑞明老师给杯子加了一些水,就听到了敲门报告声。少丰进来后,他示意男生坐下。“为什么想去考察?”瑞明老师开门见山地问。少丰抿了抿嘴唇:“我...我想看看那些地方。”“你对革命历史感兴趣?”“不完全是。”少丰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自己的衣服角角,“我两个二爷爷...都是红四方面军的。”瑞明老师眼睛一亮:“真的?那他们……”“早死了。”少丰说,“听爷爷说是在河西走廊,被什么马家军乱刀砍杀的。他连尸骨都没找到。”办公室里一时沉默。窗外传来学生们放学的喧闹声,显得室内的安静更加突兀。“所以你想去看看他可能战斗过的地方?”瑞明老师轻声问。少丰点点头,又摇摇头:“不只是这样。我...我觉得历史很复杂。老师说那些革命先烈为了理想牺牲一切,我想知道是什么支撑他们的理想?”
瑞明老师注视着这个早熟的少年,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叠资料:“这是我这些年收集的大巴山革命根据地资料。你可以拿去看看,对考察有帮助。”少丰接过资料,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他的动作很轻,好像怕弄坏什么珍贵的东西。“考察会很辛苦,”瑞明老师提醒道,“我们要走很多山路,住条件简陋的农民家。”“我不怕。”少丰抬起头,眼神坚定,“再苦也比不上红军苦。”老师笑了:“好,有这种精神就好。下周一放学后我们开个准备会,你记得来。”少丰离开后,瑞明老师站在窗前,看着那个瘦削的身影穿过校园。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根倔强的旗杆。
从此以后,瑞明老师注意到少丰的变化。历史课上,这个曾经心不在焉的学生开始认真听讲,甚至主动回答问题。一次讨论课上,少丰带来一本发黄的旧书——《大巴山革命回忆录》,说是从学校图书馆角落翻出来的。“老师,这里面提到一个叫李铁柱的红军战士,”少丰指着其中一页,“他就是在我们县参军的,后来牺牲在空山坝。”瑞明老师接过书,惊讶地发现这是一本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内部资料,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你在哪找到的?”“图书馆地下室,”少丰说,“我在整理旧书时发现的。”瑞明老师若有所思:“李铁柱,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名字。”
放学后,瑞明老师带着少丰去了县档案馆。在发霉的档案堆里,他们真的找到了一份1934年的花名册,上面赫然写着“李铁柱,赤江县陈家沟人,1933年参军,红四方面军第9军27师...”“这太神奇了!”瑞明老师兴奋地说,“少丰,我们考察时可以专门去陈家沟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他的后人。”少丰的眼睛亮了起来:“老师,我能帮忙整理这些资料吗?”就这样,在正式考察前的几周里,少丰几乎每天放学后都泡在档案馆。他们一起整理出一份详实的考察路线图,标注了所有与当地革命历史相关的地点。期末考试结束的那天,瑞明老师召集了考察队的行前会议。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少丰,还有三个学生加入了队伍——小组长安林、棋友社的宗映。
第二天清晨,少丰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学校门口。瑞明老师已经在那里等候,“准备好了吗?”瑞明老师问。少丰点点头,目光坚定:“准备好了,老师。”“我们的第一站是王坪烈士陵园,”瑞明老师拍了拍少丰的肩膀,“那里长眠着很多红军烈士。”客车驶出县城,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少丰望着窗外掠过的青山绿水,想象着八十多年前,一支穿着草鞋、扛着土枪的队伍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战斗的。“老师,”少丰突然问道,“您为什么对这段历史这么执着?”瑞明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投向远方:“因为我的老师是被造反派迫害死了的知识分子。他临终前说,真正的革命精神被扭曲了,他希望有人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考察组走访了得汉城、空山坝等地。每到一处,少丰都认真记录、拍照,有时还能捡到子弹壳。在空山坝战役遗址,他们找到了一块刻有红军标语的巨石,虽然字迹已经模糊,但打土豪分田地六个大字依然可辨。“当时红军就是用这样的标语宣传革命理想,”瑞明老师解释道,“很多不识字的农民就是被这种简单的口号唤醒了阶级意识。”少丰摸着那些凹凸不平的刻痕,突然说:“老师,我好像能理解一点了。”“理解什么?”“他们为什么愿意牺牲。”少丰望着远方的山峦,“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为了后代不再受苦。”瑞明老师欣慰地笑了:“你比很多成年人看得都透彻。”
考察结束后,少丰回家见到父亲母亲说:“爹,娘,我这次跟老师去考察,明白了一件事。”“什么事?”“二爷爷和二外爷那代人的牺牲不是为了某个人,”少丰认真地说,“是为了一个理想——让普通人活得有尊严。”抬起头,父母亲的眼中有少丰多年未见的光彩:“你...你真的这么想?”少丰点点头,开始讲述考察见闻,父亲则回忆爷爷二爷爷的往事。母亲也告诉他外爷外婆和聋子舅舅的一些故事。破旧的院子里,仿佛有什么新东西在开始萌动了。
喜欢。
第162章 还原真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