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5章 对话先驱[2/2页]

爱恨无情 金沙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终被俘。被俘后的日子异常艰难,但周老红军并没有放弃。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脱了敌人的关押,辗转来到甘肃庆阳。在奄奄一息时被援西军救活一命,尔后就被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太行山区,直接与日军对战。
     在那漫长而艰苦的八年抗战岁月中,周老红军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始终身先士卒,毫不畏惧地奋勇杀敌。他历经无数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激烈战斗,身上留下的十一次伤痕,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道都见证着他的英勇无畏。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周老红军从一名普通的连长,一步步晋升为军分区的副司令。他的名字成为了战士们心中的楷模,备受敬仰。但命运的转折总是如戏剧般出人意料。在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战斗中,他的部队不幸被国民党的重兵围困,如陷入泥沼的困兽。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周老红军却如钢铁般坚毅,毫不退缩,他带领着战士们,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终于成功突围。
     但他却在激战中身负重伤,被战士们背着突围。令人痛心的是,他们在逃亡的道路上不幸又遭遇了国军的侦缉队。经过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激烈交火,周老红军和他的战友们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落入了敌人的魔爪。在敌人那暗无天日的监狱里,周老红军遭受了超乎常人想象的折磨。敌人犹如恶魔,对他动用了十多种惨无人道的刑具,妄图从他口中撬出情报。但无论敌人怎样严刑拷打,周老红军始终如傲雪青松一样坚贞不屈,他的信念恰似巍峨泰山坚不可摧。
     就在敌人准备将他押上刑场枪毙的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宛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骤然发生了。解放军的突击队犹如天降神兵,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击。一阵密集的枪声,犹如暴风骤雨倾泻而下,行刑的敌军如被狂风摧毁的残花败柳,全部倒地身亡。周老红军和他的战友们重获自由,从鬼门关转身回到了人间。命运好似一个顽皮的孩童,总是喜欢捉弄人。正当周老红军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终于摆脱了困境的泥沼时,上级组织却突然收到了一封犹如晴天霹雳的举报信。信中言之凿凿,称他所在的军分区在战斗中损失最为惨重,而他作为军分区的副司令,难辞其咎,有轻敌麻痹大意之过,不应再受重用。于是,他如同被打入冷宫的妃子,被调离了部队,到铁路建设公司担任后勤处副处长这一闲职。既没有宣布任何处分,也没有公开解释,他就这样被无情地边缘化了。但他从未抱怨,也不发牢骚,而是兢兢业业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少丰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周副处长的述说,犹如海绵吸水一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知这些故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背后蕴含着无尽的精神财富。此时的周老红军,虽只是担任着后勤处副处长这一职务,然而上级却并未委派处长,而是将处里的全面工作全权交他主持。而他的上级,那位铁路公司的经理和书记,当年还在他所在的军分区担任团长和政委,对他这位昔日的老领导更是尊崇备至。他们之间没有上下级的隔阂,宛如亲密无间的战友,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修建和维护铁路大动脉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老红军冯绍江谦逊地说,他在红军队伍中,宛如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默默地为团里的战马提供草料,紧紧跟随大部队的步伐,并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功勋。建国初期,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如飞鸟归巢般回到故乡的怀抱,引领群众开垦那片荒芜的土地,兴修那造福万民的水利工程。“那时的条件异常艰苦啊,但我们不畏艰难险阻,只要是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我们便义无反顾地去做。”冯老红军的话语虽朴实无华,却犹如洪钟大吕,深深地震撼着少丰的心灵。后来冯老红军的精力和体力逐渐衰弱,无法再奋战在第一线,但他并未停下奉献的脚步,而是回家利用野生慈竹,如巧妇织锦般精心编织撮箕和背兜,然后将它们送往热火朝天的工地。就这样,他持续数年,为水利工地编织赠送了三千多个撮箕和背兜。地区日报特别报道了他的事迹:老红军冯绍江心怀人民,编织撮箕修水库,其精神可歌可泣,令人敬仰!
     这些老人们的人生犹如波澜壮阔的画卷,充满了坎坷与风雨,在少丰的面前徐徐展开。他犹如被磁石吸引一般,深深地沉浸在这些故事中,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亲身感受着老人们所历经的重重磨难与挑战。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与先驱们的对话,少丰如醍醐灌顶,深受教益。他逐渐领悟到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炬,不仅是对胜利的热切渴望,更是对信仰的矢志不渝、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以及对正义的坚定不移。老人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泣如诉地诠释了这种精神的深邃内涵,让少丰如沐春风,深受感动和启发。
     少丰犹如一位在知识海洋中畅游的探险家,不仅从采访中收获了鲜活的人物故事,还如饥似渴地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探寻历史的真相。他沉浸其中,仔细寻觅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的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拼凑出那段历史的全貌。在这个过程中,少丰犹如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却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不禁心生好奇,米仓山下的一个背老二,赤江上游的一个穷苦人,究竟是如何登上省主席的宝座的呢?而他又为何会像一颗流星般悄然隐匿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为人知呢?少丰下定决心要深入挖掘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他坚信,通过对这个名字的探究,他能够更深刻地领悟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意义,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让其如火炬般代代相传。
    喜欢。
  

第155章 对话先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