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指甲抠进空调申请书时,稻壳碎屑混着汗泥簌簌掉进袖口。铁皮屋顶被晒得发烫,电风扇吐出的风裹着陈年稻味,比陈永年的审批报告还让人窒息。申请书上 “空调” 两个字被描了三遍,笔尖在纸面上洇出毛边,像怕被审批科的放大镜看出心虚。末尾的指印红得发暗,二十八个指纹叠成深浅不一的红月亮,其中一枚还嵌着去年霉变高粱的碎屑 —— 那会儿老周正蹲在粮库里用草席盖粮食,霉味粘在袖口半个月没散,和高小林办公室飘出的空调冷风一样,闻着都让人想打喷嚏。
“仓储股要装空调?” 高小林的钢笔尖在 “粮食霉变” 四个字上转圈,墨水渗进纸纹,晕成难看的墨团。他抬头时,人造革凉鞋碾过地板上的稻壳,发出细碎的爆裂声:“小李,把《易燃易爆品管理条例》找出来,空调属不属于电器?” 小李推了推眼镜,刚翻开文件夹,老马的算盘珠子先蹦了起来:“科长,粮库连电灯都是防爆的,空调外机总不能塞雷管吧?” 高小林瞪他一眼,突然想起去年老马把审批表折成纸船放进积水潭,还美其名曰 “测试文件防水性”,气得用钢笔敲了敲桌沿:“流程合规比什么都重要!”
申请被驳回的当晚,老周蹲在粮库墙角数星星。远处办公楼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像极了夏天稻田里的蚊子。他摸出裤兜里的温度计,水银柱稳稳卡在 40℃,比高小林办公室的恒温 24℃高了整整 16 度。这个发现让他想起去年冬天,局里发的防冻霜把他的手腌成了胡萝卜,而科长用的进口冻疮膏,挤出来像奶油一样细腻 —— 此刻那管冻疮膏说不定还躺在科长的抽屉里,和公章、计算器并排着,永远不会沾到半点稻壳。
转机出现在入秋的干部大会上。李局长拍着桌子强调 “关心基层疾苦”,高小林的笔记本上很快记满重点:“空调审批可特事特办”“旧物利用体现改革精神”。散会后,老马用旱烟袋戳了戳科长的人造革凉鞋,烟锅里的火星明灭:“听说局里要换中央空调,科长办公室的旧空调......” 高小林咳嗽两声,翻着笔记本说:“仓储股不是申请了吗?按流程走。” 没人看见他在 “流程” 两个字上画了个重重的圈,像是要把什么东西圈进牢笼。
流程走得比蚂蚁爬还慢。小李每天抱着《空调审批细则》核对,从电压稳定性到外机安装角度,足足列了 27 项指标。小五自告奋勇去帮忙检测,却把温度计塞进了烤红薯的泥灶里 —— 他赌咒发誓说这是 “极限温度测试”,等众人找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已经炸飞,只剩根光秃秃的金属杆。“你瞧,” 
第128章 公章与空调的温差狂想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