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的水汽在春末的蝉鸣里凝成雾珠,粮食局大院的吊扇转得吱呀作响,把审批科的文件吹得哗哗翻卷。高小林的的确良衬衫贴在后背,钢笔尖在《职工伙食标准微调申请》上洇出墨团,突然听见审批机发出 “咔嗒咔嗒” 的异响 —— 齿轮缝里卡着半截油条,比陈永年的算盘珠子还硌人。
“高科长!” 后勤科老王拎着不锈钢饭盒撞开门,铝制饭勺在盒盖上敲出急行军节奏,“机关食堂的油条又细了三毫米!” 他的解放鞋在地面碾出油条碎屑,“张副局长咬一口就把豆浆喷在考勤表上了!” 高小林望着饭盒里细如筷子的油条,想起去年审批 “红烧肉肥瘦比例” 时,老马说的 “肥油能润滑审批流程”,不由得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
“老王,” 高小林敲了敲申请单,“油条细了归面点组管,你找我干啥?” 老王急得直搓手,饭盒盖 “当啷” 掉在地上:“面点组说这是‘面案意识形态问题,得您定夺!” 实习生小五趴在桌上,趁人不注意把油条渣塞进审批机缝,齿轮转动时发出砂纸般的摩擦声:“高科长,” 他的凉鞋带子用回形针别着,“要不把油条搓成麻花状?反正都是面,拧一拧还能多卖两分钱。”
老马的算盘在桌上敲出懒散的节奏,算珠间卡着半块榨菜:“小王啊,” 他摇着蒲扇,扇面上的 “为人民服务” 褪成浅红,“麻花得审批‘螺旋角度合规性,你想让陈股长拿量角器量油花?” 小五吐了吐舌头,偷偷把油条渣踢到桌底。高小林看着申请单上 “保证油条横截面积≥1.5 平方厘米” 的红圈,突然想起前年审批 “大米饭颗粒完整度” 的闹剧,最终得出 “每粒米需保留 70% 糊粉层” 的结论,现在想想,和眼前的油条困境竟如出一辙。
“这样吧,” 高小林用笔尖戳了戳油条,“按《机关面点加工规范》第 17 条,” 他胡诌了个编号,“油条需达到‘筷子粗细、黄金色泽、中空率 60%,” 又指了指审批机,“让面点组送两根标准油条来,给机器当‘尺寸校准器。” 老王愣在原地:“高科长,这机器还能吃油条?” 老马噗嗤笑出声:“咋不能?去年它还‘吃过小李的钢笔帽呢。”
新人小李抱着《食品工业标准化手册》冲进来,镜片上蒙着油星:“高科长,” 他的笔记本里掉出半张油饼,“手册里说油条膨松剂含量需≤0.3%,” 他推了推眼镜,“可食堂用的是老面发酵,根本没法测化学指标。” 小五突然插话:“那测物理指标呗!” 他举起一根油条,“看能撑起多少张审批表!”
审批机突然发出 “咣当” 巨响,小五
第117章 审批科的齿轮与油条哲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