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章 省里向最上级求援[2/2页]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虎皮豆角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磨穿了底。
     机关食堂后厨,赵师傅对着猴子名单直冒冷汗,花名册上 “猕猴三只、金丝猴一只” 被红笔圈得通红,旁边标着 “优先供应美洲代表团”。学徒小王举着菜刀比划:“师傅,猴肉是红烧还是清炖?” 赵师傅吐掉旱烟,刀疤脸在蒸汽里扭曲:“炖个屁!把猴毛拔了,裹上面粉炸,就说这是‘热带雨林黄金猴排,象征亚非拉人民携手前进!” 他不知道,笼子里的金丝猴正啃着苏联黑面包渣,吃得比机关干部还香。
     与此同时,海关传来消息,欧洲代表团的奶酪和香肠被扣,理由是 “防止资本主义油脂腐蚀社会主义肠胃”。陈永年举着被扣清单冲进会议室:“同志们,这是绝佳的宣传机会!” 他的眼镜片闪过咖喱光,“我们可以搞‘反腐蚀饮食展,把奶酪切成镰刀形状,香肠摆成锤子造型,让帝国主义的食物在无产阶级刀工下改头换面!” 老李看着他胸前的塑料花补丁,突然发现补丁少了片花瓣 —— 那是被波兰鲱鱼汁腐蚀掉的,像极了他们摇摇欲坠的改革神话。
     深夜的省政府大院,马建军蹲在后巷抽烟,看王奶奶们隔着围墙打捞泔水桶。月光把泔水照成银灰色,漂着欧洲奶酪碎和美洲火鸡羽毛,像极了《真理报》上那张李海山蹲在泔水边的照片 —— 此刻的主角正在办公室缝补中山装,用的是非洲代表团带来的木薯纤维,针脚歪歪扭扭,把 “为人民服务” 缝成了 “为人服务”,漏掉的 “民” 字像个永远填不满的泔水桶。
     最上级办公室里,关于 “食物变治” 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提议发个文件规范 “变治” 流程,有人建议召开研讨会解读 “紧及求援” 精神,最终在 “保持先进典型” 的指示下,所有争议化作会议纪要的一行小字:“各地应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确保国际接待万无一失。” 打字员小孙在录入时打了个喷嚏,把 “万无一失” 打成 “万无失一”,倒像是在预言这场荒诞剧终将失去最后一丝真实。
     厨房下水道传来 “咕嘟咕嘟” 的声响,各国食物残渣在黑暗中发酵,酸臭与辛香交织,像极了这个时代的集体噩梦。赵师傅把最后一只猴子赶进蒸笼,突然听见陈永年在走廊嚷嚷:“中央来电!南极考察站要追加十坛‘友谊酱菜!” 他望着坛口的红绸带,突然笑了 —— 那红绸带是从李海山的 “改革先锋” 锦旗上扯下来的,如今褪成粉红,像极了他们用谎言织就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喜欢。
  

第60章 省里向最上级求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