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曹操与士族的密谋[1/2页]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林钧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带头的是司马相如府上的家臣颍川荀家不仅出粮,还派来族中子弟荀恽担任参军,负责协调粮草运输;河内司马懿(此时已崭露头角)亲率五千私兵,星夜赶往长安,向曹操献上“子午谷奇谋”的雏形——建议派一支偏师从子午谷奇袭成都,虽被曹操以“险中求险”否决,却让士族看到了参与军机的希望。
     江东的顾雍则联络了交州的士族,承诺若曹操伐蜀成功,便支持他们在交州“自治”,以此换取交州断绝与巴蜀的贸易。一时间,从许昌到长安,从江东到交州,一张由士族与曹操共同编织的大网,朝着巴蜀缓缓收紧。
     消息传到成都时,林烨正在府中与蔡文姬对弈。参军马谡拿着急报闯进来,脸色苍白:“主公,曹操联合天下士族,起兵二十万,分三路来犯!”
     林烨落下最后一枚棋子,棋局上“卧槽马”绝杀,他抬头看向蔡文姬,笑了笑:“你看,刚杀了只老鼠,就引来一群苍蝇。”
     蔡文姬放下棋子,指尖轻轻抚过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曹操势大,又有士族相助,夫君不可大意。”
     “放心。”林烨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他们以为杀了个司马相如,我就成了孤家寡人?他们忘了,巴蜀的百姓,不是靠士族的笔墨喂饱的。”他转头对马谡道,“传令下去,成都戒严,命魏延守阳平关,赵云守白帝城,再让诸葛亮速回成都议事。”
     马谡领命而去。蔡文姬望着林烨坚毅的侧脸,轻声道:“是不是……因为我,才引来这场兵祸?”
     林烨将她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傻瓜,就算没有司马相如,曹操也会找别的借口。他要的是巴蜀的地盘,跟你我无关。”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况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想打,我便奉陪到底。只是这几日,怕是不能陪你安心下棋了。”
     蔡文姬摇摇头,伸手抚平他眉间的褶皱:“国事为重。只是……”她从袖中取出一支玉笛,“等打完这仗,你还能陪我去锦江边上,听我吹笛吗?”
     “自然。”林烨接过玉笛,放在唇边轻吹了一下,清越的笛声穿过窗棂,落在庭院的海棠花上,“不仅要听你吹笛,还要陪你写诗,饮酒,看遍巴蜀的春天。”
     三、诗酒年华:一弦一柱思华年
     曹操的大军在阳平关与魏延僵持的那半个月,成都的春光正浓。林烨将军务交给诸葛亮与赵云,自己则偷得浮生半日闲,陪着蔡文姬在锦江边上筑了座竹楼。
     竹楼落成那日,没有请任何宾客。林烨穿着素色锦袍,亲自在楼前种下两株桃树;蔡文姬则换上了一身浅绿的襦裙,抱着她那架从匈奴带回的焦尾琴,坐在竹窗边试音。琴弦拨动,清婉的琴声像溪水般流淌,惊起几只停在桃枝上的黄鹂。
     “这曲子,叫什么名字?”林烨提着酒壶走过来,给她斟了杯桃花酿。
     蔡文姬指尖微顿,脸颊泛起红晕:“还没想好……是昨夜梦到故乡的杏花,醒来时随口弹的。”
     林烨在她身边坐下,望着江面上漂着的桃花瓣:“不如就叫《锦江春》?你听,江水拍岸是节拍,风吹竹叶是和声,再加上你的琴声,正好。”
     她低头笑了,将酒杯递到他唇边:“就依你。”
     午后的阳光透过竹缝洒下来,在琴弦上跳跃成细碎的金斑。蔡文姬弹起新谱的《锦江春》,林烨便借着琴声吟诗。他不写征战杀伐,只写“竹楼听风过,江鸥逐浪飞”;不叹权谋诡谲,只叹“花开花落处,与君共余晖”。
     有时蔡文姬会停下琴,问他:“你说,我们这样算不算……太逍遥了?”
     林烨便给她讲后世的故事:“我家乡有句话,叫‘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乱世就像一场漫长的雨,总不能一直撑着伞赶路,偶尔也要停下来,看看屋檐下的花,听听雨打芭蕉的声。”他指着远处田埂上耕作的农人,“你看他们,明知苛捐杂税重,却还是要在春耕时拼命劳作,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先播

第13章 曹操与士族的密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