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雪粒子砸在青瓦上的脆响,混着后厨大锅里姜枣茶咕嘟的沸腾声。
     苏小棠踮脚往灶膛里添了块松柴,火星子34;噼啪34;炸开,映得她鼻尖沁出薄汗。
     阿福抱着一摞粗陶碗从廊下跑进来,棉鞋踩过积了寸许的雪,留下歪歪扭扭的脚印:34;掌事,张婶说地窖的姜快用完了,要不我这就去西市...34;
     话音未落,一缕异香突然钻进鼻腔。
     那香气不似姜枣的甜暖,倒像陈年老酒开坛时的醇厚,带着股说不出的熟悉——是豆豉。
     苏小棠眉峰微挑,转身的动作带得腰间钥匙串叮当作响:34;阿福,去把第三排陶坛的封条揭了。34;
     陶坛在墙角码了三年,红布封条上34;戊申年秋制34;的墨迹早褪成淡灰。
     阿福刚掀开木盖,浓烈的豆香便34;轰34;地涌出来,混着湿热的雾气,连灶火都被压得矮了三分。
     苏小棠凑近些,见坛中深褐的豆豉正翻涌着小气泡,像有人在坛底点了把看不见的火。
     34;这坛是老厨头走前封的。34;她指尖抵着坛沿,指节因用力泛白,34;他说要等天膳阁开枝散叶那日才启...可现在连新分店的地契都还没批。34;
     阿福伸脖子看了眼,抽了抽鼻子:34;怪了,往年陈豆豉都是闷闷的香,今儿怎么像刚发酵的新酱?34;
     苏小棠没接话。
     她闭了闭眼,舌尖抵住上颚——这是发动34;本味感知34;前的习惯。
     刹那间,豆香在味蕾上炸开,却不是记忆中发酵菌的酸鲜,反而带着种滚烫的、跳动的温度,像...像活物。
     她踉跄一步,扶住案几,额角瞬间沁出冷汗。
     每次使用能力要耗三成体力,可这次更甚,眼前竟浮起重影。
     34;火...要回来了。34;
     极轻的一声,像风刮过灶膛的余烬。
     苏小棠猛地睁眼,陶坛里的气泡突然凝滞,连灶火都34;噗34;地暗了半分。
     她攥紧案角,指缝里渗出的汗滴落在木头上,洇出个深色的圆:34;阿福,守着这坛,谁都不许碰。34;声音发哑,34;再去前院拿我那套银质试味勺——要最小的那把。34;
     阿福刚应了声34;是34;,院外便传来马蹄声。
     陆明渊的暗卫阿九掀帘进来,玄色斗篷落了层薄雪,腰间玉佩撞出清响:34;三公子请苏掌事即刻去太液池北的古井。34;他压低声音,34;今早有百姓说井水烧开后泛金光,喝了的人...能尝出味道了。34;
     苏小棠的手顿在试味勺上。
     三个月前那场瘟疫,京城过半百姓失了味觉,御膳房的珍馐端上桌都像嚼蜡。
     她猛地扯过搭在椅背上的棉斗篷:34;走。34;临出门又回头,34;阿福,把坛口重新封死,用蜂蜡——要最稠的那种。34;
     太液池的雪积得更厚,连石栏都裹了层白。
     苏小棠踩着阿九铺的毛毡凑近古井,还没到井边,便觉脚底发烫。
     井沿的冰早化了,腾起的热气在半空凝成白雾,隐约能看见井水翻涌,像有人在底下架了柴火。
     34;寅时三刻开始冒热气。34;陆明渊站在井边,青狐毛围脖沾着水汽,34;最先来打水的是卖糖粥的王婶,她说喝了半碗,突然尝出了红糖里的甘蔗香。34;他转头看她,眼尾微挑,34;你闻闻。34;
     苏小棠吸了口气。
     寻常井水是清冽的,可这井里飘着股若有若无的甜,像灶台上熬了整夜的麦芽糖,混着点柴火的焦香——和后厨那坛豆豉的味道,竟有三分相似。
     34;本味感知。34;她对陆明渊点头。
     他立刻扶住她胳膊,掌心的温度透过棉袍渗进来。
     这次的感知更汹涌,井水的甜在舌尖炸开时,她眼前闪过无数画面:跳动的灶火、刻着云纹的青铜鼎、还有张模糊的脸,嘴唇开合着重复那两个字:34;回来...34;
     34;咳!34;苏小棠捂住嘴,甜腥气涌上来。
     陆明渊的拇指重重按在她虎口的合谷穴上,力道大得发疼:34;透支了?34;
     34;不是。34;她抹了把嘴角,34;这股力...和之前的灶神残念不一样。34;她望着翻涌的井水,34;像在找什么。34;
     陆明渊还没答话,暗卫阿十从林子里闪出来:34;三公子,圣女求见,说有急事。34;
     天膳阁的后堂燃着檀香。
     圣女的斗篷搭在椅背上,露出月白里衣,腕间金铃随抬手动作轻响。
     她捏着半卷泛黄的帛书,指节泛白:34;我整理父亲的典籍时,发现了半页《灶神契约录》。34;她抬眼,眼尾的朱砂痣被烛火映得发红,34;最后一页写着:39;烟火极盛时,灶火择新主。
     39;当年我父亲封印灶神,用的是39;以人饲火39;的禁术——34;她顿了顿,34;那术法的反噬,是让灶神之力永远寻找下一个宿主。34;
     苏小棠的茶盏34;咔34;地裂了道细纹。她盯着圣女:34;你是说...34;
     34;这三个月,天膳阁开了五家分店,街头巷尾的灶火比往年旺三倍。34;圣女将帛书推过去,34;父亲的批注说,当人间烟火气达到39;极39;,灶神之力就会苏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这次...34;她喉结动了动,34;它选中的宿主,极可能是你。34;
     后堂的烛芯34;噼啪34;爆了朵灯花。
     苏小棠伸手去拿帛书,指尖在半空停了停,又收回来。
     她望着案头那盏琉璃灯,火苗摇晃着,投在墙上的影子像条张牙舞爪的龙:34;所以那坛豆豉,那口井...都是它在试探?34;
     34;是预兆。34;圣女站起身,金铃轻响,34;我父亲的笔记里还记着,灶火回归前七日,会有39;三火异象39;——陈酿自沸、古井生金、星落灶台。34;她系上斗篷,34;今夜子时,西市的老槐树梢会落星。34;她推门时回头,34;苏掌事,你最好做好准备。34;
     门34;吱呀34;一声合上。
     陆明渊从屏风后转出来,手里捧着个青瓷药罐:34;先喝药。34;他舀了勺蜜枣羹递过去,34;阿九去请了那位研究古籍的学者,他说你那本《心味录》残卷里,可能有关于39;灶火回归39;的记载。34;
     苏小棠接过药碗,热气熏得眼眶发酸。
     她望着窗外越积越厚的雪,突然想起白天陶坛里翻涌的豆豉,想起井水里那股甜得发烫的味道。
     灶火要回来了——可这把火,究竟是来成就她,还是要焚尽她?
     后巷传来更夫的梆子声:34;天干物燥,小心火烛——34;
     学者的灯笼在

第119章 灶火再起的预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