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知道能不能见他一面……”诸葛丞相说着转过脸去,不想让蒋琬看到他眼角闪烁的泪花。
     “老将军六十有余,还帮我们扛着北伐的大旗前后斡旋,老将军若是不在了,费祎的工作强度更大了。”蒋琬放下茶盏。
     “所以我把文长启用了,向宠到汉中的第一站,不是丞相府也不是汉中府,他是从五丈原来的,没找到魏延又找到先锋大帐去……那些人的心思比我们重的多,老将军还没咽气呢,就开始做小动作了。”
     “学生来之前,刚见过魏延,他对丞相识人察事称赞不绝,他倒是个纯粹的人。”蒋琬替魏延说了一句话。
     “文长说到底是一介武莽,若是有仗打能建功立业,他就是一把利器;若是不让他打仗,把他置留起来,那就说不准了。外务属的事情就依你吧,需要的人尽管去百官属找伍华……”诸葛丞相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一名传令兵从外边跑进来,手里举着一封白色的帛信。
     白色,是东吴善用的颜色。这信从东吴来,应该是张合的大军已经抵达江岸。
     ……
     蒋琬从丞相府出来,手里多了一份档案,那是陈云的档案。春天的时候,蜀汉第一次北伐,赵云和邓芝在箕做疑兵,陈云随曹真出斜谷对峙,期间陈云以使者的身份到赵云营中探听虚实,这一探就把自己探成了蜀谍。
     初平元年,十八路诸侯齐聚关东声讨董卓,其中就有一支队伍是公孙瓒带领的,公孙瓒名下有两名高士,一名是笔走游龙的文士陈琳,一名就是白衣小将常山赵子龙,所以按照这层关系,陈云算是赵云的世侄。
     这一次在箕谷见了面,陈云漂泊的心情似乎得到极大的安定,他看着两鬓胡须均已斑白的世叔,内心无限感慨,加上在洛阳和长安见多了曹魏世家的做派,心里就萌生了投蜀的想法。
     赵云给诸葛丞相的信中,说明了陈云接洽穆青书这件事潜在的危险,希望诸葛丞相能出手救故人之子。诸葛丞相就把这个任务给了蒋琬,他的原话是:“能救则救,不能救则以大局为重。”
     蒋琬拎着那一筒竹简走在汉中的大街上,两旁照旧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可这一次他的心里少了很多归属感。他没有去看自己的顶头上司杨仪,也没有让李轩辕陪着,他像是幽灵一般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往百官属的方向走去。
     他心里反复咀嚼的还是丞相对蜀汉体制的反思。在去年秋天,杨仪带着他和费祎拟定北伐人员的时候,费祎就曾指出问题所在。“丞相把人都带走了,成都这些人该怎么压制呢。”
     当时蒋琬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他当时还偏执的认为蜀汉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官员都忠于丞相,可真正北伐一年后,他才清楚地感知到丞相为何要在人事任免上给予那些官员宽松的政策,一是安抚他们不要躁动,二是蜀汉随着时间推移,追随先帝的第一批人马老去以后,没有及时的补充进新的人才。
    喜欢。
  

第368章 汉中座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