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回到外务属,韩东阳的丧事还在继续。
整个上午,他坐在房间内逐一接待了情事司的所有领事,在他去眉县的这段时间,很多工作停滞不前,因为这些领事大都习惯了蒋琬低调有序的行事风格,所以不愿意去找杨仪汇报工作。
这些事情中,最让蒋琬震惊的,还是杨仪在汉水之上杀了二十多名的魏谍。这些魏谍确实该杀,但他这么做,长安的蜀谍又怎么好过呢。
其实战乱年间,各地的长官都会默许自己的领地内存在他国间谍,换句话说,这又不何尝不是一种退路。
临近中午的时候,总算处理完了大大小小的事情,蒋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后院,后院里摆着韩东阳的灵堂,灵堂前跪着韩东阳的家眷,还有李轩辕和钟震。
外务属一直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可如今这一幕,让蒋琬看起来心生唏嘘,想当年他接手汉中外务属的时候,糜崇给他留下和东轩震书五虎,说是能保汉中无忧,在这个基础上蒋琬又自己培训了另一只小组,算是搭建起汉中战时外务属框架。而如今,最得力的五虎只剩下两人,他觉得自己这个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昨夜在星河间行走,他已经做好了新的部署计划,外务属不是讲情义和利益的地方,外务属是一个不管世界怎么变,他们都会把最真实的情况向上传递的冷血机构。
“曹掾。”李轩辕和钟震同时站起身,迎接蒋琬。
蒋琬走进灵堂,燃香焚纸又走上前抚摸着漆好的棺材,脸上表现出无限的惋惜之情。接着他走到韩东阳的家眷身边:“事情办完了就带着孩子们回乐山去吧,不要回成都了,乐山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那里的产业足够你们经营下半辈子了。把韩东阳葬在城外十里营的山上,让他够一够脚就能看到汉中这片土地。”
家眷们应声而泣,千恩万谢。
三人在旁边的亭子下坐定,蒋琬双手袖在腹前,很疲惫的样子。钟震则把韩东阳的生前身后讲了一遍。
“东阳这个人一向沉稳,如果这次的事不是穆青书,他或许不会是这个结局。一个郑孝和一个韩东阳,都是脱不掉情感的外衣,看来当年在小陇山,糜崇交给你们的不止是专业能力,还有做人的准则。可是穆青书又怎么变成这样呢?“蒋琬看着两人。
“青书在百官属受外界影响最大,百官属的风气早就被李严那些人弄偏了。”钟震缓缓的开口。和穆青书同为在外流放的人员,钟震对穆青书的心理变化或许有感同身受的层面。
“你觉得呢?”蒋琬把目光看向李轩辕。
“有人务平实,有人务虚名,我记得刚到小陇山的时候,我们曾谈起自己的理想,青书说的是光耀门楣,他家是前朝的破落户,他父亲对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光耀门楣重振家风。可能外编人员这个身份让他觉得不舒服……。李轩辕欲言又止,下意识的看了看旁边的钟震。
“如果换做你们俩,你们俩会去一次次解救穆青书吗?”蒋琬问。
第367章 公琰回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