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长安仅一天之后,穆青书就同时几个部门注意到,于是当他在街上走的时候,身后拥挤的钩子们,几乎都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不过穆青书也不害怕被人跟踪,他在汉中是跟刘深联系的,带一卷图纸进长安却是他自作主张为了要个好价钱,所以他也需要有人主动来找他接头。他相信,刘深会把他来到长安的消息传递到曹魏的。
     于是他就每日走在长安大道上,要么在通樊楼吃饭,要么在春熙坊宿醉,一副不差钱的样子。可小二去找他要钱的时候,他却只付三成银子,剩下的要记官府账上。通樊楼和春熙坊本身就有夏侯家做背景,官府记账也是常有的事情,一次两次的就给他记下了,可到第三次时,通樊楼的大堂觉得他看着面生,就要他拿些凭证出来。
     穆青书把那轴画卷拍在桌子上,“你们都是不识相的奴才,去官府请位老爷来看看我这凭证吧。”
     小二看了一眼那画轴,普普通通的石竹粗筒,看起来没有特别之处,就左右吆喝几个人要把穆青书带去见官。
     穆青书喝了些酒,三拳两脚打退几名小厮,手里拿着竹筒吆喝道:“别说你们这帮杂碎,就是州牧老爷来了,也得恭恭敬敬的让我喝完这顿酒。”
     堂倌见他闹事,就一边组织人手一边让人去报官,但他没注意此刻州牧老爷就坐在一楼的角落中跟项伯吃饭。夏侯晚来通樊楼,一般都是去四楼,但今日为了照顾日益衰老的项伯,就在一楼挑了个角落坐下来。
     这当前听到穆青书说州牧老爷来了也得敬他,就让逢乐官出面去看看情况。其实隔着人群,夏侯晚只一眼就看出穆青书是蜀汉那边的打扮。
     逢乐官挤到人群前边,看了看那支粗糙的竹筒,就知道穆青书是从蜀汉来的,因为这种竹筒经久耐用是成都乐山的特产,一度被蜀汉列为军用器材,近几年种植面积扩大了,才得以在市面上流传。
     这时候一名青年抢先一步来到穆青书面前,“你这是什么东西,也值得州牧老爷关注,我先替你看看值不值钱。”说着他就要上手去拿那竹筒。
     穆青书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只是用筷子轻轻一挑,就把那竹筒挑起来甩过横梁又落回自己手中。“倒是个什么货色,也配看我这宝物。”穆青书打量了青年一眼,不屑的说道。
     “这位爷,你怕是外地人没见过我们长安府记室主理,陈云理长。“旁边有人介绍了那位青年的情况。
     穆青书听到这么说,却只是眯着眼睛笑了笑,“配不得,配不得。”说完自顾吃酒吃菜。
     “这人真是瞎了眼,连陈理长也不认识……”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我说这位兄台,不认识陈理长,总该知道先武帝的记室参军陈琳老前辈吧!”人群中又有人高声喊道。
     穆青书这才放下筷子,重新打量了一脸高傲的陈云。“你是那个写檄文的陈琳的后代?”穆青书问道。
     陈云整理了衣服,骄傲的昂着头,没有回答。
     “要是这样的话,倒还可以一叙……

第358章 飘零长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