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5章 《方言的诗性抵抗与存在的欢歌》[1/2页]

粤语诗鉴赏集 汉字靓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方言的诗性抵抗与存在的欢歌》
     ——粤语诗〈开心嘅人〉的多维阐释》?
     文/一言
     ?引言:方言诗学的现代突围?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中,方言写作始终是一条隐秘而坚韧的支流。粤语诗《开心嘅人》以其鲜活的市井气息和复沓的节奏,构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诗学。诗人树科以34;钟意34;为轴心,串联起从童年游戏到成人劳动的生命片段,在看似简单的口语表达中,暗含了方言诗学的现代性突围、存在主义的快乐哲学,以及岭南文化的符号编码。本文将从语言人类学、存在主义诗学和地域文化研究三个维度,解析这首诗如何在方言的韵律中完成对现代生活的诗意重构。
     ?一、语言地理学:粤语的诗性突围?
     ?1. 方言作为34;古汉语活化石34;的韵律实验?
     赵元任在《语言问题》中指出,粤语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声调系统与词汇结构,是34;活着的语言博物馆34;。诗中34;喺乜嘢时间/嘟做自己嘅34;(34;在什么时间/都做自己的34;)的虚词运用,形成独特的口语节奏,与普通话诗歌的书面化表达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韵律让人联想到晚清诗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中的客家方言实验,二者均试图在古典诗歌的框架外,寻找更贴近日常的语言表达。
     ?2. 34;语言飞地34;:抵抗文化同质的诗学游击战?
     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提出34;语言飞地34;(linguistic enclave)的概念,指边缘语言在主流话语中的抵抗性存在。诗中的34;打波珠34;(弹玻璃珠)、34;蒸肠粉34;等词汇,不仅是粤语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构成了一种诗意的34;地方性知识34;(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相较于普通话诗歌的普遍化表达,这种在地化的语言策略,类似于西西在《我城》中的粤语叙事,以方言的鲜活抵抗文化同质的侵蚀。
     ?二、存在主义诗学:快乐的生存论结构?
     ?1. 海德格尔的34;此在34;与本真性快乐?
     诗中的八个34;钟意34;(喜欢)构成了一种排比式的生命宣言,从34;堆沙、玩泥巴34;的童年游戏,到34;搬砖、出粮34;的成人劳动,再到34;见识、谂嘢34;(思考)的思维觉醒,完整呈现了海德格尔所谓34;此在34;(Dasein)的本真状态。这种快乐并非浮浅的享乐主义,而是对生存本身的肯定,类似于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说的34;成为你所是34;。
     ?2. 劳动的狂欢化:市井生活的诗意升维?
     34;今晚去搬砖/添朝蒸肠粉34;(今晚去打工/明早蒸肠粉)这样的劳动意象

第665章 《方言的诗性抵抗与存在的欢歌》[1/2页]